拜倫在意大利的生活很多姿多彩,他沒有時間照顧和克萊爾一起生的私生女愛莉加的生活。
克萊爾曾經在拜倫婚姻失敗的時候主動勾引拜倫做了情人。克萊爾當時是想追求雪萊的,可是雪萊和瑪麗的關係很好,她總是沒有機會,最後把目標轉向了拜倫。當時的拜倫也是情場失意已久,心靈正需要慰藉的時候,他們很快一拍即合,後來有了孩子愛莉加。
拜倫因為革命的事情沒有時間管這個可憐的孩子,他把她送到了巴尼亞卡瓦羅寄養。克萊爾不止一次寫信請求拜倫把女兒送到一個環境好點的地方寄養,自己保證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可是拜倫並不在意,他覺得克萊爾就是杞人憂天。
克萊爾還請求雪萊幫忙勸說拜倫。雪萊將建議轉告拜倫,他跟拜倫說:“克萊爾想讓你幫個忙,她不想讓女兒在巴尼亞卡瓦羅寄養。她說那裏環境很糟糕,女兒在那裏過得很不好,天氣又冷,她的監護人也對她很不客氣。希望你能把女兒接回來。”
拜倫很不耐煩地聳聳肩說:“女人就是愛找麻煩!我並不覺得那個地方有什麼不好。再說,小孩子一定要經受些波折和風浪才能長大。就像我小時候,我的母親一直是很刻薄地對待我,所以我才能像現在這樣成功。”
雪萊聽了,十分憤怒地喊道:“你這樣簡直太過分了!你是孩子的父親,怎麼能逃避責任,怎麼能把孩子送到別人那裏去寄養。她還那麼小,就沒有父母在身邊嗬護,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這簡直比殺了她還難受。你將來一定會後悔的!”
他後來曾告訴別人,當時若不是強行控製住情緒的話,差點要一拳把拜倫打倒在地上!
拜倫得到拉維那方麵的消息,說愛莉加發高燒病重;同時,克萊爾也聽到消息趕到比薩來。雪萊除了安慰她外,還盡量藏匿她的行蹤,使她不致被拜倫看見。拜倫非常著急,派專人去照顧愛莉加。18日傳來的消息說,熱已經退了;但是不到兩天,又傳來消息說,愛莉加死了!
女兒的死讓拜倫傷心不已。因為他本來是想教訓一下克萊爾這樣一個無禮的女人,可是沒想到,卻讓自己的女兒深受其害。他是那麼愛女兒愛莉加。他一手將孩子撫養大,他看著她越長越像自己,她是那麼美麗,她也擁有著跟自己一樣的性格,她就是他最傑出的作品。拜倫甚至考慮帶她一起到國外,讓女兒成為他年老時的依靠。
當愛人把他女兒的死訊告訴她時,他的臉上顯示出一種死人一樣的蒼白。他頹然倒下,眼睛裏竟然沒有一滴淚。這是真正痛徹心扉的打擊,讓他變得絕望、深沉、哀痛、自責。他非常後悔沒有把女兒接到身邊照顧。
他說:“她比我們更幸運。此外,她在這個世界裏的地位幾乎不允許她獲得幸福,那是上帝的旨意。如果一切可以改變,我將把她留在我身邊。”
“我還記得,她曾給我寫過信。她在信上說,讓我去看她,讓我把她帶回家。她說她已經會背好幾首詩了。那是多麼可愛的孩子啊!”
“雪萊說得對,我會後悔的。真的,我真的很後悔。她就像聖潔的天使,讓我根本不配做她的父親,讓我不配擁有她那樣可愛的女兒。讓我們不要再提這件事了。”
他寫信給墨瑞,請他代為安排,將愛莉加埋葬在一度是他童年所希望被埋葬的哈倫公學的教堂墓地。因為愛莉加不幸的童年,引起他對自己童年遭遇的回憶。
墨瑞雖已依照指示十分盡力而為,但卻無法完全照拜倫的意思達成,充其量他隻能讓愛莉加安葬在墓園裏麵,卻不能為她立碑,因為沒有人會承認一個私生子的身份的。
克萊爾方麵的反應,比大家想象的要好一點,但是她卻把一切的怨恨都歸咎到拜倫身上。她寫了一封極嚴厲的信,指責拜倫對她的女兒愛莉加所做的一切“暴行”。
拜倫看了這封信之後也覺得沒有什麼能辯解的。對他來說,整個事情已告一段落,他隻想盡早忘記這事。不過,他答應克萊爾的要求,為愛莉加留一張畫像,並且準許克萊爾在愛莉加的棺木送往英國時前去送行。
能讓他的靈魂安靜片刻的方式隻有寫作,隻有為女兒寫點什麼才能讓他找回一點做父親的安慰。於是他奮筆疾書,寫下了《變形的畸形兒》。
這是一部類似《浮士德》的戲劇,題材很有意思,講的是一個叫阿諾德爾的駝背的人為了能讓自己的畸形的後背變得和正常人一樣,為了能像正常人一樣能得到愛情,他把靈魂賣給了魔鬼。
這部戲劇被雪萊看到之後,評價它是惡劣不堪。可是這惡劣不堪的戲劇,就曾經是拜倫幼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雪萊在瑞士和拜倫告別,回到英國。雪萊夫婦需要麵對的第一件事,就是正式妻子哈麗特自殺了。她和雪萊分居以後,就遊戲於一個和另一個男人之間,結果不小心有了身孕,便投身在常和雪萊浮紙舟的塞奔坦河裏溺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雪萊很震驚,沒想到哈麗特能那樣做。直至年底,雪萊才從難過中走出來,正式和瑪麗結婚。他向法庭提出把哈麗特生的兩個孩子帶回自己身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