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7月某日,一個神秘的飛行物在美國小鎮羅斯維爾(Roswell)墜毀,“飛碟”一詞從此問世,現在,那些相信“外星來客”訪問地球的人多被斥之為對外愚蠢。然而,隨著當年調查此事的美國空軍軍官遺言的公諸於眾,究竟有沒有飛碟這件事又在60年後變得疑雲重重,因為遺言中明確指出:他不僅看見了那個不明飛行器,還看到了外星人的屍體。
眾多科學家試圖為飛碟求解
神秘的飛碟現象一直讓人類希望與恐懼並存。因此60年間,飛碟現象也引發了科學界的爭論。
很多科學家從不同的方向試圖解開飛碟現象,有的認為飛碟是天文現象幻日的結果,有的認為是太陽的奇特折射,更多的專家認為是燃燒的太空垃圾、氣象氣球、球狀閃電、流星、碟狀雲或莢狀雲、海市蜃樓等,也有極少數專家認為飛碟其實是懸在低空的金星。
加拿大學院派專家邁克爾·伯辛格認為多數未能解釋的飛碟現象應該都與“地球反照”現象有關。地球反照是指在地震活躍地帶因強電磁場向等離子雲層充電引發的天文現象。
英國最近報道的飛碟目擊事件來自飛行員雷·布約爾。今年4月的一天,他駕駛客機由南安普敦飛往位於海峽群島的奧爾德尼,突然發現在根西島上空1英裏處有兩個物體,他回憶說:“我看到前方幾英裏處的空中有淺黃色發光物體,它的形狀就像扁平的光碟,其邊緣與CD盤一模一樣,隻不過略有斜度。”
同機的一些乘客,包括其他飛行員也發現了這些物體,甚至雷達也監測到了它們。布約爾此次目擊事件可以被視為“地球反照”說的有力論據,因為那裏數天前剛剛發生了丹佛地震。
羅斯維爾飛碟墜毀事件是UFO史上最具爭議的一章
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2007年3月22日開通網站,公布法國大約50年來關於不明飛行物(UFO)的秘密文件,其中包括對超過1600起目擊者宣稱看到UFO事件的政府調查報告。法國因此成為首個公布UFO秘密文件的國家。
網站提供的資料從毫無可信度的報告到專門研究人員也無法解釋的報告,應有盡有,而且細節豐富,記錄詳盡,甚至包括掃描的警方報告。網站還將隨時更新有關UFO的最新報告。在國家航天研究中心負責不明飛行物研究的雅克·帕特內說,法國“絕對是世界第一個”公布類似資料的國家。
這一網站引起了眾多UFO迷的興趣。大批警衛22日出現在宣布這一消息的國家航天研究中心總部外。一名官員解釋說,布置這麼多警衛的目的是“避免沒有受到邀請的人入內”。仿佛是為證明UFO迷的狂熱,網站開通數小時後,就因訪問人次過多而導致服務器癱瘓,截至發稿時還無法登陸。
多次目擊
這一網上資料庫囊括從1954年至今約1600份UFO報告,其中約有25%被列為“D級”。帕特內說,“D級”報告意味著不明飛行物擁有“好或極好的數據記錄,以及可信的目擊者,不過其中仍有我們難以解釋的內容”,比如雷達記錄顯示出,某些不明飛行物擁有難以理解的飛行模式和加速度。
其中一份報告顯示,1981年1月8日,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一名農夫在農田幹活時,看到一個直徑約2.5米的銀灰色飛碟在他麵前約50米處降落在田裏,隨後飛走,地上留有燒灼痕跡。調查人員至今未能給出令人滿意的答案。
不過並非所有的不明飛行物都難以解釋。在1990年11月5日,大約1000名目擊者證實,他們看見天空出現火光。這一“不明飛行物”最後被證明隻是從一枚火箭上脫落的碎片。
外星生命?
UFO吸引人並非因為飛碟本身,而是在飛碟背後的外星生命。對此,帕特內說:“我們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外星生命同難以解釋的不明飛行物現象有聯係,但同時,我們也沒有任何證據說明它們之間沒有聯係。”
帕特內說,國家航天研究中心每年收到50到100份關於UFO的報告,大多數由警方撰寫,中心對其中約10%的報告開展了現場調查。
3.飛碟的碟狀外形
飛碟的似曾現有?
飛碟名稱的來由就是由於它的碟狀外形。歸納起來,飛碟的外形有以下四個優點:
1.由於采用電磁推進宇航,碟邊狀圓形的機翼能保證線圈的有效麵積,有利於保證電磁感應和推力的足夠強大.
2.便於機翼內部可作相反方向的轉動,足夠大的角動量可以維持飛碟中軸線的穩定,便於安全駕駛。(可不象飛機那樣被風一吹便翻跟鬥。)在出現“飛碟”一詞的事例中,以及眾多的其它飛碟事例,都記載著飛碟在前進的同時,還圍繞著自身的中心軸高速旋轉,這就表明飛碟運動時,其外表並非靜止,而是高速旋轉著。
3.不論機翼中軸線如何擺動,球形駕駛室總能保持力學角度的豎直向上,不致於象飛機翻跟鬥那樣,駕駛員頭朝下、腳朝上駕駛飛行器,這樣可以避免駕駛員過度緊張、心跳不加快,從而減少操作失誤。
4.采用流線碟形結構,在空氣中運動時,可以有效地減小空氣的阻力作用。
無可否認,碟狀飛碟事例有很多,但也有不少飛碟目擊事例,不明飛行物被描述為其它形狀,例如雪茄型、長方形等,對於這些不是碟形的不明飛行物,可以解釋為兩類:第一類是視覺上的錯覺。不明飛行物真實形狀是碟形的,隻是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錯誤地以為是其它形狀。第二類是,這些不明飛行物純屬自然現象,例如氣象氣球、雲層、飛機、人造衛星等,它們被錯誤地以為是不明飛行物。
飛碟無噪音、尾部無火焰
幾乎所有的飛碟事例,都明述或暗示著飛碟噪聲很小,而且尾部無火焰。這一特征明顯不同於人類目前製造的飛行器:飛機由於采用空氣動力飛行,其噪聲大是很明顯的,近距離達160分貝,甚至遠在數千米以外也能聽見。火箭采用向後噴射物質的方式提供動力,所以它尾部必須噴射火焰,並且由於噴射氣體對空氣的擾動,其噪聲也是很大的。
假如飛碟采用四維無形磁棒推進,相信你可以很容易理解飛碟無噪音、無尾部火焰:由於不采用向後噴射物質的方式飛行,所以無火焰;由於不需要空氣提供動量,對空氣擾動很小,空氣幾乎不振動,所以噪音很小,其少量噪音可能來源於空氣與飛行器的摩擦,或者組成磁?
4.古代的飛碟出沒
飛碟是現代世界的一個大謎。雖然美國前總統卡特、阿波羅號上的飛行員以及一些著名科學家都說看到過飛碟,但是飛碟究竟是什麼東西,卻至今還弄不清楚。
飛碟並不是今天的新事物,2000多年前,它可能不止一次地訪問過中國。在浩瀚的中國古代文獻中,曾有過許多不明飛行物的記載,這種飛行物光芒四射,來去神速,從記載看,很象現在所說的飛碟。
最早記載飛碟的是《晉陽秋》這本古書。其中寫道:“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投於亮(諸葛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這段話在《三國誌》的裴鬆之的注、鄭樵的《通誌略》、馬端臨的《文獻通考》中都有類似的記載。這是公元234年秋天的事,一天晚上,西北五丈原地區的天空中出現一顆發射紅光、來去自由的“星”,它三來三往,從東北向西南,以後便消失了。如果是星,它不可能“三投,再還”,也不可能“往大,還小”。從記載看,它能自由飛行,很象是飛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