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消費秘密:摸大魚(3)(1 / 3)

用舉辦商品展示會、樣品展覽等方式,把客戶聚集在一起,然後打聽其姓名地址,進行跟蹤銷售。這些人都見過展示品,是一群對商品很感興趣而聚集在一起的人,可以說在開拓顧客方麵的幾率很高。在一定時間內,經過追蹤銷售而沒有成功時,就可把他們列入可能顧客卡片,加以管理,定期寄出樣品目錄,隔一段時間再前往拜訪,從中吸取未獲成效的原因,有助於企業開拓潛在顧客。

(6)分類法

對於企業的銷售人員來說,如何從不同層次的顧客中挑選真正的買主極為重要。你可以對可能顧客按A、B、C三級分類,對不同級別采用不同方法。A級顧客是擁有購買能力且明顯地有購買意思者,B級顧客是的確會購買者,C級顧客為買或不買尚有疑問者。通過對你的顧客所作的分類,你可以采取不同的辦法迎合他們的心理,讓其購買你的產品。

(7)投入式訪問法

遇到什麼顧客就訪問什麼顧客,這種方法就叫做投入式訪問法。運用這種方法要得當。為使訪問次數增多,並獲得成功,對顧客是否有意購買要盡快判斷。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企業可以將銷售對話或顧客拒絕購買的理由加以整理歸納,並把拒購理由列入銷售對話的技巧之中,以便很恰當地對顧客的反應做出正確判斷。同時,對限定地區或事先已搜集情報的地區進行投入式銷售,也是獲得高成效的方法。

經濟學家筆記

對一個企業而言,顧客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說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企業能否發展歸根到底源於顧客。所以,有眼光的企業往往把開發消費者——顧客當作一件頭等大事。

給消費者分分類

消費者是千差萬別的,一個精明的商家,往往會對消費者進行分類,以便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營銷。商家往往會對消費者進行以下分類:

1.喜歡挑毛病的消費者

對售貨員的話持懷疑態度,不相信售貨員的話,總想要從售貨員的話中尋找點差錯,或從商品身上找出毛病來。這些消費者做事比較謹慎,並且做出購買決定的過程比較慢。對待這些消費者,與之交談時最好用“對,但是……”這樣的話。

2.心情不暢的消費者

有些消費者明顯心情不好,營銷人員稍不注意就會使其發怒。也有些消費者脾氣本來就很壞,建議營銷人員或店主遇到這類消費者時最好避免與其爭論,堅持事實,盡量避免發生衝突。

3.做事幹脆的消費者

這類消費者,隻要他喜歡,會非常果斷地購買,他們一般都很自信,並且認為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他們一般不願聽營銷人員的長篇大論,如果對商品不感興趣,那麼此時營銷人員就應機智、靈活一點,用簡練的語言打動他們。隻要能讓他們對商品產生興趣,那麼他們會馬上做出購買決定。

4.有疑惑的消費者

這類消費者一般會猶豫不決,並且不相信營銷人員的介紹,他們會仔細觀察,親自試驗,然後經過謹慎的考慮才能做出決定。

5.注意了解實際情況的消費者

對真實的信息很感興趣,他們一般比較注重產品的品牌,加工、製造廠商的真實情況,還有生產日期等,如果營銷人員的介紹與產品上的說明有些差別的話,他們會很警覺。因此,營銷人員針對這類消費者,一定要全麵係統且不要有任何差錯地向他們介紹產品的相關信息。

6.猶豫不決的消費者

這類消費者一般沒什麼主見,會感覺不自在,而且特別敏感,他們常常會要求營銷人員給自己當參謀,或是讓親戚朋友給自己出主意。他們對自己比較缺乏自信,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對待這類消費者,營銷人員的服務一定要到位,盡量讓他們放鬆,並讓他們感到舒服。

7.易於衝動的消費者

這類消費者比較容易衝動,性子急,缺乏耐心,一旦對商品產生興趣,便會馬上購買,在購買過程中如果有什麼突發事件,也很容易讓他們放棄購買的決定。

8.四周環顧的消費者

這類消費者以女性居多,他們往往為了一件小商品而逛完整個商場。有時候也會大量地購買,但必定要逛到盡興才會購買。對待此類消費者,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

經濟學家筆記

消費者是商品銷售的主體,商家為了把商品賣給消費者,可謂絞盡腦汁、花樣百出,分類顧客就是其中的一種策略。作為消費者一員的你,被商家分到那種類型中了呢?

顧客就是上帝

美國最新一期《財富》雜誌日前公布了2004年全球最大的500家公司最新排名,沃爾瑪公司以2881.89億美元的營業額和11%的增長成績再登榜首,這已是沃爾瑪連續四年蟬聯世界第一。是什麼成就了沃爾瑪如此驕人的業績?其中一條就是把顧客當上帝,取悅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