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知識。我們正處在知識經濟的偉大時代,它的到來,既向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向我們提出了強有力的挑戰,它要求我們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才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然而能力和素質從何而來,關鍵是我們要加強自身的不斷學習。所以,筆者認為,我們在選擇購買股票、投資債券等諸多家庭理財渠道時,切莫忘記了在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高上投資,隻有這樣,才能算得上一個聰明的持家理財能手。
根據自己性格選擇投資方式終生受益。
敢冒風險的人投資股票。這種人喜歡刺激,把冒風險看成是浪漫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他們一經決定,就義無反顧地參與炒股活動,甚至終生不渝。
穩重的人投資國債。這種人有堅定的目標,討厭那種變化無常的生活,不願冒風險,喜歡購買利息較高,但風險極小的國庫券。
腳踏實地的人投資房地產。他們幹勁十足,相信自己的未來必須靠自己的艱苦奮鬥。他們知道,房地產是長期的、最賺錢的投資。
信心堅定的人選擇定期儲蓄。這種人在生活中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把握的事不幹,對社會及朋友也守諾言,不到山窮水盡不改變自我。
……
喜歡投資什麼,或者認為投資什麼好,除了看好投資對象有無投資價值外,還要看自己的興趣和專長。有的人在房地產市場裏如魚得水,但做股票卻處處碰壁。有的人愛好集郵,上路很快,不長時間就小有成就,但對房地產卻提不起興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仍找不到竅門。可見,投資者首先必須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然後再決定投資什麼,如何投資。
經濟學家筆記
投資既是人人想做的事,又是一門學問,投資者隻有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發揮自己的專長,善用自己的智慧,才能得到較好的回報。
“投資天才”的警告
著名的投資家吉姆·羅傑斯被報紙上稱作“投資天才”。1984年,羅傑斯在奧地利的股票市場非常不景氣情況下進行投資,到1987年春天,羅傑斯在奧地利的股票上漲了400%或500%,他曾一度被稱為“奧地利股市之父”。同時,羅傑斯在阿根廷、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等地的投資都獲得了成功。羅傑斯成功的關鍵在於他那新奇的投資方法。
羅傑斯說:“致富的關鍵就在於正確把握供求關係,共產主義者、華盛頓和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排斥這條法則。”
羅傑斯認為黃金生產是受供求關係影響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盎司35美元的黃金價格保持了37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價位變得偏低了。因此黃金的生產持續減退很多年。大約37年的時間裏,人們不太願意去淘金,開采金礦。世界市場上的大多數黃金來自南非和俄羅斯,這些地方開采金子的成本很低。由於金子價位偏低,黃金開始被廣泛用於日常生活,比如,用於牙齒和電子。用的多了以後就出現了供小於求的現象,於是黃金就開始漲價了。
羅傑斯認為供求就是價格。價格表述的是供應和需求相交並持續的那個點。所以黃金的投資者隻需搞清楚供應和需求,而不用關心淘金或購金的狂潮,就會成為巨富。但很多人都搞不明白這一點。揭開黃金市場的麵紗,拿出商品的曲線圖就會發現,從1980年開始,黃金產量在45年中第一次在世界範圍內上去了,從此以後,世界黃金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因為投產一個金礦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從有人決定去淘金到選礦再到籌集資金,所有的準備工作完成需幾年的時間。隨著供應越來越多,黃金又將達到飽和的那一天,這完全由供求來決定。
羅傑斯始終認為黃金的購買與其他的商品的買賣一樣都受市場的運作規律支配著,沿著一個穩定的價格波動。由於供求平衡被打破了,黃金的價格開始上漲,其價格上漲有其合理和合法的原因。一般的公眾當看到某塊地或某種股票上漲了就知道可以從中大撈一筆,於是就有更多的人跟進,同時還做著發財的美夢。買得早的聰明人會選擇一個合適的高價位賣掉他手中的黃金(或股票、房地產)而因此美夢成真,而另一部分人則成全了別人的美事,自己卻高位套牢。當有很多人高位買進時,此時的供求平衡又將被打破,新一輪的下跌又將開始,買進——上漲——買進——賣出——下跌,市場就是這樣在價值規律的支配下運行著,輪回著。黃金這一特殊商品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