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高二時年少輕狂,為學妹打架,在父母苦苦哀求,差點跪下之後,領取回家反省兩個月大禮包,回學校後,被自己最喜歡的社團踢出,一蹶不振。
片段二:高三那年,發誓好好努力,重新拾起荒廢的知識,卻因為哥哥的突然離世,悲痛整整一年,高考落榜。
……
今天是9月3日,複讀生到校的日子。
我心情有些許複雜,一人走在海邊,茫然的看著潮來潮去,腦海中又浮現出已逝兄長的麵孔,心一痛,雙頰的些許溫熱把我帶到了七彩的幻覺中,腦海中的兄長便倒映在了海裏,朝我微笑揮手。
我癡笑,默默道:我好想你。
忽然,模糊的身影如玻璃般支離破碎,我擦了擦已冷卻的淚水,一時竟忘了下一步該如何對這個殘酷的世界作出反應。
“老天,你知不知道你幹了什麼,一團年輕的火焰,就被你這樣生生熄滅了。”
搖了搖頭,往家的方向走去。
路上,我在不斷思考著,該如何度過人生第一次的複讀時光,因為連續三個月高強度的與手機“親密”接觸,讓我修成了“手中無手機,心中有手機”的境界,遊戲,漫畫,小說,這三大我逃避現實,麻醉自己的神器,即使開學也依然充斥著我的腦海。
“兒啊,你爸當風當浪,才給你掙到了一萬多的學費,要好好努力啊!”母親知道我高考失利,心中難受,沒有多說。
我心中對高考失利確實不太好受,但卻不多,因為高考失利的難受應該是階段付出並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回報,那叫落差過大。而未竭盡全力對待這一過程的,頂多是自作自受。說是難受,不如說是對父母的愧疚。
這一次,學不成我就死。我默默的想到。
“媽,走了。”我向母親道別,向車站走去。
遠離電子產品的喧囂,有些許不適。目光移向車窗外,或在某塊廣告牌上停留,或隨著那朵奇形怪狀的白雲飛往天空。過去,19歲的青春年華一幕幕如走馬燈般,在腦海中循環,此刻我不想說什麼,如果能重來之類的屁話,把握現在的心熊熊燃起。
一路顛簸,終於,站在了三年前的起點,王京實驗學校。
這是一座私立學校,但升學率要比一些公立學校高很多,究其根本,是因為這個學校的人都很重視碎片化時間,把任何能學習的時間,都充分利用起來。當然不重視也可以,高昂的學費會讓你重視。
古舊卻依然堅挺的校門下,分別站著六個教官,正在準備著首輪入學儀式:查行李。
我在這生活了三年,已經是傳說中的老油條,流程早已熟透於心,拖著行李箱便跟隨在人群之後。
以初來乍到之人不同,收回曾經的好奇心態,手中早已出現了一本《高中英語3500詞》,用當下最流行的詞來說,那就是“開卷”。
可這種積極的心態,不到一會兒就被打破,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掐著前麵兩個嘮遊戲男生的脖子,喊他們閉嘴,認命的放下單詞本,無聊的觀望著周邊的每一個人,目光遊離了一圈之後,重新回到了前方。
此時,在我前方,一位站立的身影,牢牢的控製了我的目光,這是一位非常高大的女生,目測有175,這個身高在南方姑娘中,算是很高了,我不由得多看了幾眼。
她穿著白色卡通T恤,牛仔長褲,頭發微微過肩,露在衣服外的皮膚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白皙。
這也太青春了,我不禁想到。
當然,這裏的青春隻是青春的一種外在表達形式,內涵的東西是沒有的。
在細致的觀察下,我發現她的身軀在微微顫抖,這不和諧的一幕把我從青春的幻想中喚醒。
我好奇的往前麵一看,不由驚愕,他所帶的行李也很符合其高大的體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