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1年正月,景帝逝世。甲子,太子劉徹即皇帝位,尊皇太後竇氏曰太皇太後,皇後王氏曰皇太後,冊封陳阿嬌為皇後。
漢武帝在為初期,在政見上與其祖母太皇太後竇漪房發生分歧,建元新政更是觸犯了當權派的利益,引起強烈反彈。賴於皇後陳阿嬌極受太皇太後喜愛,以及館陶公主劉嫖與堂邑侯府的全力支持與周旋,漢武帝有驚無險保住帝位。此時年輕的皇帝與皇後琴瑟和鳴,患難與共。
太皇太後死後,漢武帝親政,逐步坐穩帝位,終於大權獨攬。可歎的是:“苦盡”之後未有“甘來”,能夠“同患難”的夫妻卻不能“共富貴”。
陳阿嬌出身顯貴,自幼榮寵至極,性格嬌縱率真,且有恩於武帝,不肯逢迎屈就,夫妻裂痕漸生。
一日,劉徹與阿嬌兩人在殿中又一次爭吵,劉徹心中煩悶,摔門而去。還未離殿中,瞥見澆花侍女,見其明媚皓齒,頗有一番風韻,心下起意,將其帶回寢殿,翌日才將其送回。
阿嬌聞之,心下震怒,欲處死此女,被其母館陶公主所止。最後決定將其暗自送出宮闈,此生不允再回此處。
侍女被趕離宮,無親無故,隻能用身邊全部積蓄在長安郊外的小村莊買了個小院子。在小院
產下一女,然,天意難違,此事最終被阿嬌知曉。陳阿嬌多年膝下無子,欲將孩子抱走欺騙武帝為自己所生。幸得侍女平時在宮中經常幫扶眾人,有人偷偷報信給她,可憐之極,侍女生產後極度虛弱還未足月就帶著孩子逃亡。
逃亡開始,侍女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終於,一日暈倒於一座山下。被山上之人發現,帶回山上。但是,由於侍女生產後未得到休養,終日帶著孩子逃亡,在山上沒有度過多長時間便去世了。當時正值陽春三月,桃花漫天,然就在侍女去世那日,她的孩子痛哭不止,漫山飄起了桃花雨。因此,女孩得名聞人雨,又喚之阿邪。
時光流逝,昔日的小女嬰日漸長大,女孩左邊鎖骨下的桃花胎記似是活物般隨著女孩的長大而變得越來越豔麗。女孩五歲時,無奈,收養女孩之人帶著女孩尋得一隱士高僧,高僧見之,隻言桃花鎖情,女孩十六歲之前不可讓她再見外人。
時光荏苒,皇帝和皇後之間的隔閡已不可避免。
前138年,適逢漢武帝在霸上祭掃後來到平陽侯家中,平陽公主就將這些在外采來的美女裝飾打扮起來,供漢武帝選擇。但漢武帝看後,覺得都不滿意。在武帝與平陽公主一起飲酒的時候,平陽公主又讓獻歌助興,漢武帝便在眾女中一眼看中了平陽家的奴婢衛子夫。
(《漢書?外戚傳》:帝祓霸上,還過平陽主。主見所偫美人,帝不說。既飲,謳者進,帝獨說子夫。)
隨後,漢武帝起坐更衣,衛子夫便來服侍,一見傾心。這樣,平陽公主送衛子夫入了宮。
入宮一年多,衛子夫沒有再見到漢武帝。
前138年,漢武帝親自在後宮挑選宮女,並打算將其中一部分放出宮去。衛子夫終於見到了漢武帝,並哭泣著請求放她出宮。漢武帝憐愛她,便再度臨寵幸了她,後來衛子夫就有了身孕。
陳皇後在知道衛子夫懷孕後,十分妒忌。館陶大長公主於是派人綁架了給事建章未知名的衛青,企圖殺了衛青。衛青的朋友公孫敖帶人將衛青救出,事發之後武帝大怒,於是召衛子夫的兄長衛長君、弟弟衛青入宮為侍中建章監。後來衛家大姐衛君孺嫁給太仆公孫賀,二姐衛少兒與陳掌私通,就嫁給開國功臣陳平曾孫陳掌。再後來衛子夫被封為夫人,衛青後為太中大夫。衛家開始顯貴,武帝幾日內賞賜便達千金。
漢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衛子夫生下皇長子劉據,遂被立為皇後。元狩元年(前122年),劉據被立為太子。衛氏一族由此登上了曆史的舞台!
然而興許這就是天意,在女孩十五歲那年,一切都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