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人最終是被人支配的人。別人要他做什麼,他就可能做什麼。如果他們進百貨店或者商場,售貨員最喜歡的就是這種人。也許他們根本什麼都不準備買,但隻要有人說“先生,這件可以”,他們就會買下。
熟悉和了解身體的語言,可以使你更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在人際交流中,一方麵,你要把自己的意思通過身體語言表達出來,而另一方麵,需要能夠清楚地了解別人通過身體語言所表達的信息,並且做出回應。
薩米·莫歇是著名的啞劇演員,他曾經對身體語言做了這樣的表述:在英語中“body”意味著“身體”,“somebody”表示“某人”,這說明一個人隻有通過身體的語言才能與別人交流,因為身體會“說話”。而“somebody”的反義詞“nobody”,可以被理解為“沒有人”,這說明離開了身體也就沒有語言,信息也就無法相互傳遞。
第九節 套用一點色彩心理學
色彩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魔力,會給人的感覺帶來巨大的影響。例如,色彩可以使人的時間感發生混淆,這是它的眾多魔力之一。——原田玲仁
EQ關鍵詞 由色知人
2010年11月,電影《哈利·波特7》全球上映,劇裏聰明的女巫赫敏,是一位思想深邃、沉著冷靜的“藍人”。她有著了不起的邏輯分析能力,在危機發生時,能冷靜地迅速盤算出對策,幫夥伴們擺脫困境。
在色彩心理學的紅黃藍綠性格中,赫敏擁有典型的藍色性格,但走下大銀幕,赫敏的扮演者艾瑪·沃特森並不是一位“藍人”,黃色的控製欲在她的性格中更占優勢。
這位形象清新的少女私下屢屢被曝喜愛“耍大牌”。據說在為《哈利·波特與死聖》拍外景時,她多次遲到,還對工作人員呼來喝去,引起大家的不滿。更為誇張的是為某英國品牌代言時,艾瑪發現廣告中有多名美女與她爭妍鬥豔,立刻派經紀人向廣告團隊施壓,最後廣告團隊隻好把“紅花”換成“綠葉”,找了一群男模簇擁她,讓她當唯一的女主角。
色彩心理學是怎麼回事?自古以來,人類就沒有停止過探究自我的腳步。公元前400年,被西方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西方醫學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提出了著名的“體液學說”,認為人體由血液、黏液、黃膽和黑膽四種體液組成,四種體液在人體內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氣質:多血質、黏液質、膽汁質和抑鬱質。血液具有熱—濕的性能,因此多血質的人溫而潤,性情活躍、動作靈敏;黏液具有寒—濕的性能,黏液質的人冷酷無情、性情沉靜、動作遲緩;黃膽汁具有熱—幹的性能,黃膽汁的人熱而燥,性情急躁、動作迅猛;黑膽汁的人具有寒—幹的性能,因此抑鬱質的人性情脆弱、動作遲緩。
後來古羅馬時期的著名醫師,既擅長醫術又精通解剖學的蓋倫發展了希波克拉底的理論,提出了“氣質學說”,認為人的氣質是物質不同性質的組合。
現代心理學的鼻祖之一,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在前人學說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把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
性格分析一直處於發展狀態,專家們逐步理順了思維脈絡,趨向於將性格分為活潑型、力量型、完美型、平和型。顯然,這種分法更為形象生動。與榮格同一時代的一些研究者,為了讓更多人更方便、直觀地理解這種性格分類,用色彩為四類性格命名。這種命名方式簡單直接,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