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巨大的飛蟲撞到了煤油燈的玻璃,發出咚的一聲輕音,又跌跌地飛起撲向東侵曉,東侵曉詫異了下,躲開飛蟲。
那飛蟲繞著他們飛了一圈,又徐徐撲向煤油燈。
東侵曉終於看清了它是一隻飛蛾,但這飛蛾的體型有點大,翅展足有八九厘米,撲扇的翅膀幾乎是純色的,後翅飄出了細長的尾帶,像燕尾,又像風箏的飄帶。
這時,崔亮把煤油燈放了在地上,那飛蛾便繞著煤油燈撲扇,不時拍打到玻璃。
崔亮原本俯著身看,估計視角不好,他幹脆又蹲著,東侵曉也好奇地往前湊。
“這飛蛾好大。”東侵曉感歎道。
“恩,尾蠶蛾屬……”
聽他一本正經地說名目,東侵曉笑了聲,補充道:“鱗翅目,大蠶蛾科。它是什麼種?”
那飛蛾徒勞地撲扇了幾下後,停在玻璃麵上,它四翅平展,後翅的尾帶足有六七厘米,於是飛蛾的整個體態是修長而優美的。它幾乎通體純色,色澤很淺,前翅最前沿有深色的勾邊,不過勾得很細,不影響它給人純色的感覺。後翅的兩條尾帶非常引人注目,色澤是漸變的,淺淺的漸變色宛如天空垂下的極光,溫柔而如夢似幻。
這是一隻很漂亮的飛蛾。
“看起來像長尾大蠶蛾,不過長尾大蠶蛾隻分布在南方。”
“會不會是它的近親?”
“恩……尾蠶蛾屬在中國有十種,當然是現今發現的,基本上都分布在西南和東部,而且北方隻有兩種,山西高原大概隻有綠尾大蠶蛾。”
“這家夥就叫綠尾大蠶蛾?”
“不是。我想應該是長尾大蠶蛾……”
綠尾大蠶蛾又叫水青蠶,在中國分布最廣,蟲身也是尾蠶蛾屬中最大的,翅展可達十三厘米,翅型和他們眼前的飛蛾非常像,雌性的翅膀為水青色,雄性翅膀是水綠到嫩黃的漸變色,非常漂亮,但尾帶隻有四厘米。
長尾大蠶蛾的尾帶可達八九厘米,眼前的飛蛾,它的外形特征和長尾大蠶蛾幾乎差別,就是體型小了一些。崔亮給東侵曉簡單地講了一些判斷依據,他最近接觸標本多了,有了點職業病。
“它的體型為什麼會小了一圈?”東侵曉好奇地問。
“飛蛾的體型會受食物和世代影響,同一隻飛蛾,它不同代係的後代也有可能有體型差異,而且食物不充足也會讓飛蛾的體型變小。”崔亮笑了下,說道,“東曉,水青蠶一年可以繁殖三代,春天到夏天一代,夏天到秋天一代,最後一代時間長點,它們入冬前完成結繭這個過程,以蛹的方式越冬,次年三四月才變成成蟲。現在才三月,這隻家夥可能是去年秋天出生的。”
“所以那時候食物不夠?”
“我猜是。不過它還是很特別……”
那飛蛾又撲騰起來,但似乎依然逃離不開這個人造光源的陷阱。崔亮說,這隻飛蛾外形無疑是長尾大蠶蛾中的雌性,但顏色太淺。
眼前的飛蛾,金黃色的燈光給它淺色的翅膀染色了,東侵曉分辨不出它的顏色。
“它是什麼顏色?”東侵曉問道。
“月光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