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洛陽風波(1 / 2)

張角進入靖城城門以後,並沒有急於找相熟的商人去賣掉獵物,而是直往靖城最繁華的商業彙聚之所西區而去,準備好好的見識一下古代城池的魅力之處。

沿著中心幹道,踏著由青色石板鋪就的路麵,伴隨著人潮,傾聽著道路兩旁不絕於耳的叫賣聲,觀賞著泥玩、陶瓷、書畫、玉雕、木簪等各種民間工藝品,有時看見順眼的小玩意,還上去問問價,感覺合適就買下來,準備送給張寧,讓小妹也高興一下。

當張角走進一條吆喝著各種小吃的街道時,登時口水就留了下來,直想這下總算可以好好的改善一下口味了。隻見足有500米的街道兩邊林立著大大小小的攤位,有雞蛋煎餅,糖油粑粑,芝麻肉餅,胡餅,大肉包子,雲吞麵,年糕等等各色小吃,讓人眼花繚亂。

不一會,張角就買了四五樣各色小吃,於路大吃特吃起來,給人的感覺,好像被人活活餓了三天的鄉巴佬,引的路人紛紛躲避,議論不已。但張角絲毫不以為意,依舊我行我素。

就在張角沉迷於古代城池繁華市場的異樣情結時,遠比靖城更繁華數倍的洛陽卻陷落在血與火的兵變之中。

公元168年,也就是劉宏剛剛登基不久的建寧元年,因皇帝年幼,竇太後垂簾聽政,導致竇氏一族做大,封竇武為聞喜侯;其子竇機為渭陽侯,位拜侍中;其兄子竇紹為鄠侯,遷步兵校尉;竇靖為西鄉侯,位拜侍中,掌管羽林左騎。竇氏一家權傾朝廷內外,十分顯貴。

而竇家家主竇武親近交好士人集團,尤其重用在第一次黨錮之禍中受挫的李膺、杜密、尹勳、劉瑜等太學人士,使之列於朝廷,參議政事。這讓宦官集團對此深表憂慮,天天擔心竇武帶著這群對於宦官幹政深惡痛絕的頑固學士,逼宮進諫,請求太後把他們趕盡殺絕,以正視聽,以安天下人之心。

正當宦官集團人人自危之時,宦官集團首腦長安鄉侯曹節,通過安插在竇府的心腹,獲知竇武和其謀主陳藩密謀采取武力手段,直接逼宮太後,處死宦官集團全部話事人。這讓大宦官曹節大驚失色,急忙召集謀士王甫商議對策,最終決定一不做二不休,照搬陳藩之計,同樣采用武力解決,於當夜發動了宮廷政變。

永康元年九月初七日,宦官通過靈帝乳母趙嬈把靈帝騙出寢宮,通過太後親信宮女,盜取了玉璽印鑒,逼迫尚書起草詔令,任命王甫為黃門令,關閉四方宮門,並派宦官張讓逮捕參與密謀事變的竇武等人。竇武不受詔,與侄子竇紹邊戰邊退到軍中,召集數千人鎮守都亭。陳蕃聽說發生變亂,率屬下官員及太學生80多人,手持兵器衝入承明門,意欲先行護駕,結果與王甫軍遭遇,兵敗被擒。

天剛亮,王甫便帶領三千虎賁禦林騎軍,同不明就裏趕來剿滅叛亂的張奐軍隊會合,把都亭重重包圍。

王甫身著黃金寶甲,手持帶血利劍,做武將打扮,催皇家禦馬施施然來到都亭門樓前,大喊道:“聞喜侯竇武何在?雜家奉聖旨而來,還不出關接旨!”

門樓上士兵在看到大隊人馬來襲,早就向內通稟。是時門樓上一陣混亂,隻見一員威風凜凜的大將,大概三十歲許,麵相威嚴,頭戴紫金束發冠,身披虎麵嘯天鎧,腰係黃金鑲玉帶,手持金背七星刀,帶著驚天氣勢來到門樓上,刀指王甫厲聲大喝道:“王甫小兒,安敢如此欺吾,爾等分明假傳聖旨,挾持陛下與太後,犯上作亂,天下人人得而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