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第24章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1 / 2)

你須長期修養,不計時日,以愈為度。曹操詩雲:盈縮之期,不獨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此詩宜讀。

——《致胡喬木》(一九六一年八月二十五日)(《毛澤東書信選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版,第540頁)“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出自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三國魏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雖自幼生活在生活條件優越的官宦之家,但其父曹嵩是漢桓帝時宦官曹騰的養子,故曹操實際上並無值得炫耀的家族政治資本。正因如此,曹操幼年就勤奮好學,20歲時便舉孝廉,做了郎官,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東漢末年,朝綱不濟,群雄並起。曹操借助鎮壓黃巾起義的機會,趁機發展自己的武裝力量,為奠定北方、統一黃河流域打下了強有力的軍事基礎。208年,曹操授丞相職。216年,封魏王。220年,其子曹丕稱帝,建立魏國,追尊曹操為魏武帝。曹操的詩筆力雄渾,慷慨悲壯,開啟並代表了“建安風骨”的文學時代特色。現存21首,均為樂府詩。

1.神龜:龜之一種,長壽。古人將其看成一種神奇的動物。《莊子秋水篇》說:“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2.竟:終結。3.螣蛇:傳說中的神物,和龍同類,能騰雲駕霧。《韓非子難勢篇》記載:“飛龍乘雲,騰蛇遊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同矣!”4.驥:馬。5.櫪:馬棚。6.烈士:指胸懷大誌、積極建立功業的人士。7.盈:滿。8.縮:虧。9.不但:不獨。10.養怡:保養身心。11.永年:延年益壽。12.詠誌:表明誌向。這二句是合樂時所加,與正文無關。

曾任毛澤東的圖書管理員、中央文獻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在《毛澤東的讀書生活》一書中曾寫道:“毛澤東讀古書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用曆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閱讀和解釋古書的內容,我在這裏把它稱作‘古籍新解’;一是汲取古書中的精華,有的還賦予新的含義,為現實鬥爭服務,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古為今用’。”毛澤東引用曹操《龜雖壽》就是“古為今用”的典型代表。

公元208年,曹操北征烏桓,在凱旋回師的路上,麵對壯闊江山,時年53歲的曹操心潮跌宕,寫下了這首《步出夏門行龜雖壽》。全詩雖隻有十二句,卻表現了曹操對待人生的樸素哲學思想:人的生命雖然有限,但卻不應該迷信天命,要在有生之年建立功業,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全詩筆力遒勁,充滿昂揚鬥誌,抒發了詩人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慨,讀來讓人血脈賁張。尤其是“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句更是成為激勵一代代誌士仁人建立功勳的座右銘。《世說新語》載:東晉大將王敦,每酒後必詠頌“老驥伏櫪,誌在千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情至酣處,以如意擊打唾壺為節,壺口盡缺。除此之外,“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句充滿哲辯思想的詩句也是使該詩具有崇高藝術價值的原因之一。曹操認為,盡管世間萬物都有盛衰生死周期,但卻不是完全受蒼天支配,一個人隻要遵循修養身心的規律,還是能夠延年益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