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注文,貼了魏武不少大字報,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李太白雲:“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禰衡。”此為近之。
——《讀〈三國誌集解〉批語》
(《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138頁)“魏帝營八極,蟻視一禰衡”出自唐李白《望鸚鵡洲悲禰衡》:
魏帝營八極,蟻視一禰衡。
黃祖鬥筲人,殺之受惡名。
吳江賦《鸚鵡》,落筆超群英。
鏘鏘振金玉,句句欲飛鳴。
鷙鶚啄孤鳳,千春傷我情。
五嶽起方寸,隱然詎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
在《全唐詩》中,李白留下的憑吊禰衡的詩歌絕非僅此一首,這或許是詩人有著與禰衡一樣懷才不遇的共同經曆有關。他在《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中寫道:“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表達了對禰衡的敬仰。他還專門作《鸚鵡洲》一詩,用“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表達對禰衡淒涼命運的無限惋惜。這首《望鸚鵡洲悲禰衡》同樣是李白追憶禰衡的懷古之作。詩的前四句敘述禰衡的悲慘命運。曹操經管天下,卻視孤傲的禰衡如螻蟻。黃祖一介武夫,殺之受惡名。接下來的八句,李白以《鸚鵡洲》為例展示禰衡“超群英”的傑出才華,痛斥黃祖為凶猛的惡鳥,殘害如孤鳳的禰衡。詩人為禰衡的被殺哀傷不已,心情如五嶽突兀,不能得平。最後四句,李白為禰衡的才華不得施展而惋惜,為他的桀驁受刑而悲傷。詩人以浪漫的想象,將蘭惠賦予人的感情,似乎它們也為禰衡的死痛不欲生了。
1.鸚鵡洲:在今湖北武漢市西南長江中,因作《鸚鵡賦》的禰衡葬於此處,故名。2.魏帝:指魏武帝曹操。3.營八極:治理天下。八極,代指天下。4.蟻視:視之為蟻,輕視。5.禰(mí)衡:字正平,漢末文學家。生性高傲。6.黃祖:漢末荊州牧劉表部下,任江夏太守,是殺害禰衡的劊子手。7.鬥筲(shāo):兩種容器。一鬥二升為筲。鬥筲人,這裏指黃祖器量狹小。8.吳江:指武昌段之長江。9.《鸚鵡》:禰衡與黃祖的兒子黃射關係很好,黃射在任章陵太守時,有一次大宴賓客,請禰衡以鸚鵡為題作賦。禰衡以鸚鵡自比,寫就《鸚鵡賦》。10.鷙鶚(zhìè):一種猛禽,這裏喻指黃祖。11.孤鳳:此處喻禰衡。12.天刑:指朝廷法度。13.芳洲:水中香草叢生之處,這裏指鸚鵡洲。
在曆代文人對陳壽《三國誌》一書所作的集注中,除南朝裴鬆之的長篇巨注外,民國學者盧弼的注也頗具參考價值。盧弼(1876—1967),字慎之,號慎園。湖北沔陽(今仙桃)人。1905年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攻讀政治經濟學。回國後曾任黑龍江撫署秘書官、國務院秘書等職。晚年寓居天津,潛心治學,主攻三國史。撰有《三國誌集解》、《三國誌集注補》、《三國誌引書目》、《慎園詩選》等。他彙集曆代學者的注釋、版本校勘和考證,再根據自己的集注成果,著成《三國誌集解》,為《三國誌》的最詳細注本,是閱讀《三國誌》時的必備參考。
魏武帝曹操是三國曆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隨著電視劇《三國演義》的播出和有關其人其事的文藝表現形式的廣泛流傳,曹操幾乎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人物。“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就成為評價曹操的主流觀點。盧弼在《三國誌集解》中亦有此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