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第81章項莊舞劍意在沛公(1 / 2)

治病救人的方針證明是有效的,要看什麼時候需要強調哪一個方麵。……一九四○年不許提路線,一九四一年談了路線,以後就發生了王明同誌的問題。他養病的時候,我們整了風,討論了黨的曆史上的路線問題,“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是確實的,但“沛公”很多,連“項莊”自己也包括在內。

——《對〈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說明》

(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283頁)“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

楚漢相爭時,劉邦於公元前206年首先攻入秦都鹹陽,駐兵函穀關。不久,項羽率軍進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準備消滅劉邦。於是,範增(項羽謀士)設下“鴻門宴”,打算在宴會上殺死劉邦。席間,項莊(項羽部將)以助興為由舞劍,欲尋機刺殺劉邦。張良(劉邦謀士)見勢不妙,溜出宴席告訴樊噲(劉邦部將)當前“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的危險形勢。樊噲聽後,遂帶劍闖入,以義理問訊項羽,劉邦才乘隙逃脫。後用“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比喻言行並非表麵所露之意,而是另有所圖。沛公,指劉邦。劉邦起兵時曾任沛縣亭長,故稱。

為了徹底肅清黨內曆次“左”、右傾錯誤思想,特別是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教條主義的影響,總結黨25年鬥爭的基本經驗,統一全黨在重大曆史問題上的認識和思想,奪取抗日戰爭的全麵勝利,在延安整風運動即將結束的時候,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誌準備起草一個文件,以達到上述之目的,形成延安整風運動的一個重要成果,這就是《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文件出台的曆史背景。

1944年5月21日到1945年4月20日,黨的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召開。這次會議,是在整風運動的基礎上召開的,同時也是為召開中共“七大”做準備的,其中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起草並通過《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會議一開始,就成立了由毛澤東直接領導,任弼時主持,劉少奇、康生、周恩來、張聞天、彭真、高崗、博古參加的黨的曆史問題決議準備委員會來籌辦此項工作。起草工作曆時一年,反複斟酌,數易其稿。其中,由毛澤東親自修改的就達七次之多。1945年4月20日,中共六屆七中全會舉行最後一次全體會議,討論《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在決議通過前,毛澤東就決議內容的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說明,這就是後來收入《毛澤東文集》(第三卷)的題為《對〈關於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草案的說明》的講話。

在講話中,毛澤東站在實事求是的立場對黨內一些曾經犯過錯的同誌進行了客觀評價,並提出了“治病救人”的方針。他強調說:“治病救人的方針證明是有效的,要看什麼時候需要強調哪一個方麵。”接下來,他指出:“一九四○年不許提路線,一九四一年談了路線,以後就發生了王明同誌的問題。”這裏,毛澤東講到的“一九四○年不許提路線”是指在1940年12月4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有些同誌不同意毛澤東關於十年內戰後期的錯誤是路線錯誤的提法,因此毛澤東在著作中隻好以“許多左的政策”的提法認定是政策錯誤,而非路線錯誤。“一九四一年談了路線,以後就發生了王明同誌的問題。”是指在1941年9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再次檢討黨的曆史上特別是十年內戰後期的路線問題。在這次會議上,經過討論,黨內對十年內戰後期的錯誤是路線錯誤的認識取得了共識,明確提出了“九一八事變至遵義會議這一時期內,中央的領導路線是錯誤的”的論斷。遵義會議及其以後,中央領導路線是否正確的問題卻沒有達成共識。王明非但沒有在會上作自我批評,反而稱中央在抗戰時期的方針和政策有問題,要求中央作出檢查。由於王明提出的屬於重大政治問題,毛澤東隨即提議對王明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但隨後王明稱病不參加會議,討論未能進行。對他在武漢時期工作中的錯誤,則以“在武漢時期政治上組織上都有原則的錯誤,但不是路線錯誤”作為結論。所以,在1942年春開展延安整風的時候,黨中央將王明的左傾錯誤作為一個重點問題討論並加以解決。因此,毛澤東說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並指出“‘沛公’很多,連‘項莊’自己也包括在內”,意思是:整風運動雖然在形式上是要總結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錯誤,但教條主義的錯誤在很多同誌包括黨的高級幹部身上都存在,開展這項運動的最終目的是在清算錯誤路線的同時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認識,團結同誌,使之以更高的工作熱情去執行黨的正確的工作路線。隨後,毛澤東說:“錯誤不是少數人的問題,寫幾個名字很容易,但問題不在他們幾個人。如果簡單地處理幾個人,不總結曆史經驗,就會像過去陳獨秀犯了錯誤以後黨還繼續犯錯誤一樣”。他進而解釋說:“政治上過去犯過錯誤現在改正了的同誌,我們都要團結他們,全黨要像決議上所說的團結得如同一個和睦的家庭一樣。”最後,毛澤東還作了自身反省,認為決議盡管從全黨利益的角度出發,把很多功勞都掛在自己頭上,但這並不是說明自己沒有缺點錯誤。他隨即摘用“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古語來說明:隻有孔子那樣的聖人才能不犯錯誤,而一般的人,包括他自己,總是不可避免地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