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說的嘴皮子都幹了,看著楊恒坐在那裏還有些猶豫,於是趕緊的趁熱打鐵。
“而且我告訴你,這三清觀是一個火居道士廟,裏邊的道士是可以結婚的,隻要是不把老婆帶到道觀裏來,在外邊安個家沒人管你。”
楊康的這句話徹底打消了楊恒的顧慮。
如果真的像楊康說的這樣,那麼去這道觀當道士,和找個工作也沒什麼差別。
唯一的差別就是工作服有些不同罷了。
現在的楊恒眼睛已經開始有些冒光了,“工資待遇怎麼樣?”
楊康看著楊恒來的興趣,立刻繼續的在那招搖撞騙。
“工資一個月四千五,月底還有提成,好的話一個月能拿六七千。”
楊恒聽到工資這麼高,徹底放下了顧慮,然後興致勃勃的問道:“有休假嗎?我要是回來看看老人,不會是沒時間吧?”
楊康無奈的看了看楊恒,“你也是太老實了。想要休假那還不容易,就說出去做法事了。到時候道觀還要給四百五十塊錢的差旅費呢。”
楊恒聽到還有這好事,徹底就放下了顧慮。
“行,就這麼定了,什麼時候上班?”
“隨時都可以。”
楊恒當場拍板,“明天就工作。”
“那你和伯父伯母說了嗎?這當道士,咱們自己知道是一個普通工作,外人可不這麼看。”
楊恒聽了之後,臉色就有些灰暗,他從小到大說實話,就一直生活在父母的陰影中。
楊康看著楊恒那沒出息的樣,有些恨鐵不成鋼。
“行了,一會兒我和你一塊回一趟家,我和兩位老人家說。”
楊恒聽了楊康大包大攬,立刻就眉開眼笑。
“就這麼說定了。一會兒回去你說,要說我爸媽呀,對你比對我都好,你的話他們一般是聽的。”
就這樣,兄弟兩個匆匆的吃了早飯,然後楊康載著楊恒回到了家中。
這兩個人一進門,當先碰上了楊恒的母親。
這位王桂蘭女士,見到兒子回來了,先是眼睛一亮,接著臉色就沉了下來,直接把手上的盆摔在了地上。
“你還懂得回來呀?有本事你永遠別進這個家門。”
楊恒見了母親發怒,立刻就變成了綿羊,躲在楊康後邊,一句話也不敢說。
還是楊康有本事,趕緊上前扶著老人家開始陪笑臉,結果幾句話說下來,立刻就把老人家說的破涕為笑。
而楊恒這才跟著他們兩個後麵,進了家門兒。
等到了中午,楊恒的父親楊老爺子進家門兒,見到楊恒之後也是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
不過有楊康在中間撮合,總算是場麵沒有失控。
等到中午吃完飯,楊康才把自己介紹楊恒去當道士的事情,對兩位老人家說了一遍。
結果想象中的暴風並沒有來。
楊恒的老父親楊宏偉,聽了楊康的建議之後,仔細想了想,覺得這確實是個辦法。
別人不了解自己的兒子,作為父親的楊宏偉,對楊恒的的性格了解的一清二楚。
這楊恒可以說是被他們兩個養廢了,在社會上根本經不起摔打,還不如讓他當個假道士,安安穩穩的過這一輩子好。
這樣楊恒和楊康以為最難過的一關,就這麼輕輕鬆鬆的度過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楊恒老老實實的在家呆著。
而母親王桂芳,也不像原先對楊康那麼嚴厲了。
兒子很快就要出門工作了,在家裏待的時間也短了,作為母親的王桂芳,表麵上剛硬,其實心裏還是有些忐忑的。
在幾天之後,到了約定的時間,楊康親自開著車來接楊恒。
楊恒帶著一堆行李,在父母的相送下,戀戀不舍地離開了家門。
楊康開著車載著楊恒,離開了市區,一直向郊外的行去。
這一路大概開了一個小時,終於是來到了一處小山前。
到這兒已經沒有大路上山了,楊康和楊恒兩個人隻能是將車停下來徒步上山。
楊恒一邊隨楊康上山,一邊打量,隻見這處小山,雖然山不高,但是卻叢林茂密,茂林修竹。
山**上,人來人往應接不暇。
看來上山求神問道的人,確實不少,怪不得這裏要招人呢。
等到兩個人來到山頂上的時候,才見到這裏有一座規模不小的道觀。
道觀是香煙繚繞,眾信徒來往穿梭。
在山門前有許多的小商小販,在販賣著紀念品。
原來楊恒還以為他所在的道觀會非常的冷清,沒有想到這裏這樣的熱鬧。
楊康帶著楊恒來到山門前,和山門外的一個道士打了個招呼,然後便輕車熟路的進去了。
他們進了道觀的前院,並沒有進大殿,而是從大殿旁的一處角門穿到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