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每會計一萬八百歲。
以一日來論:子時得陽氣,醜則雞鳴;寅不通光,卯則日出;辰時食後,巳則挨排;日午天中,未則西蹉;申時晡,日落酉;戌黃昏,人定亥。
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而萬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歲,交亥會之初,則當黑暗,而兩間人物俱無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歲,亥會將終,貞下起元,近子之會,而複逐漸開明。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子會,輕清上騰,有日,有月,有星,有辰。
日、月、星、辰,謂之四象,故曰“天開於子”。又經五千四百歲,子會將終,近醜之會,而逐漸堅實。《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至此,地始凝結。
再五千四百歲,正當醜會,重濁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
水、火、山、石、土,謂之五形,故曰“地辟於醜”。又經五千四百歲,醜會終而寅會之初,發生萬物,曆曰“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陰陽交合。再五千四百歲,正當寅會,生人,生獸,生禽,正謂天地人,三才定位。
故曰“人生於寅”。
尊重吳承恩老先生,將他老人家《西遊記》的開篇襲來了。我沒看懂,隻是覺得人還是生於父母,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來得妥當。
這不,有一個小生命正要降生了。
正值隋末唐初,隋煬帝東征西討一番折騰,好好的一片江山分崩離析,群雄並起李唐崛起逐漸平定局勢,但或大或小的戰爭仍此起彼伏。
遠離政治經濟中心,處於東海之濱的三裏坡村完全沒受到這方麵的影響,仍過著日出或耕或漁,日落而息的規律生活。
村東的老孫頭正吧嗒著旱煙袋,在家門口來來回回踱步走著。
風吹日曬眉頭原本滿是皺褶,這時已糾集在一起打成結了。
老孫頭在擔心。
兒媳婦十月懷胎就要生了,他念叨著千萬不要出啥事,千萬要母子平安啊。
自己的老婆就是懷孕難產死的,幸好兒子活了下來。又當爹又當媽,一把屎一把尿將兒子拉扯大,成為村裏有名的棒小夥,下海捕魚的一把好手,家裏的光景這才逐漸好起來。
經過巧嘴的媒婆說和,娶了一房賢惠的兒媳婦,馬上要生了。
可晚上臨盆,現在已經拂曉,好幾個時辰過去還沒有消息,不會有什麼事吧。老孫頭的心提了起來。
“哇”一聲,打破了寂靜。
老孫頭扔掉煙袋,推開大門往院子裏跑。
“老孫頭,小子,生了個小子。”接生婆高興道。
“生了好,小子好。”老孫頭差點要老淚縱橫哭出來。
老孫頭接過包被包裹的嚴嚴實實隻露出頭的孫兒,慈祥憐愛地看了又看。
小嬰兒不算重,有5斤左右,頭上臉上發暗,哭聲不大,嘴唇發青。
“看羊水渾濁孩子在娘肚子缺氧,又難產,怕是以後不好帶。”接生婆見識多,提醒道。
“沒事,有小不愁大。”老孫頭道,“兒媳婦怎麼樣?”
“她好著呢,隻是產後虛,將養一段時間就能恢複。”接生婆道。
家裏添丁加口,好一番折騰才安頓好,兒子孫哲過來商量道,“爸,起個什麼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