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抓住機遇,不要留下遺憾(2 /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位叫做肯尼斯的人被日軍押往集中營,他正是憑借自己的勤勞從而創造了一份使自己繼續生存下去的機遇。

在牢中,肯尼斯看到獄友的枕頭下有一本書叫做《人性的優點》。肯尼斯翻看了幾頁之後,覺得實在是愛不釋手,似乎從一頁頁的鉛字背後他能夠看到繼續生存下去的希望。可是,當他向獄友借這本書看的時候,卻遭到了拒絕。

為了得到這本書,更確切地說是為了鼓起繼續生存下去的勇氣,肯尼斯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他要把這本書謄抄下來。經過一番遊說,獄友終於同意把書借給他了。肯尼斯憑借自己堅強的意誌和夜以繼日的努力,開始逐字逐句地謄抄整本書。他知道,自己正在為自己創造一份新的機遇,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就在肯尼斯剛剛抄完整本書一個小時之後,他就被帶走了。幸運的是,他把手稿帶在了身邊。每當絕望的時候,他都會拿自己抄寫的手稿來閱讀。每當看到那本字跡模糊的手寫稿時,肯尼斯就會想到自己為了創造這份機遇而付出的努力,因此就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

所以說,我們在追尋成功的時候,不能夠永遠隻是處於被動的位置去等待機遇,真正聰明的人懂得自己去創造機遇。隻要我們勤勞勇敢,敢於為了夢想而付出,那麼我們一定可以創造出適合自己的新機遇,而此時,成功離我們已經不遠了。

智慧箴言

生活就像是在海上航行,即便是暴風驟雨,隻要我們不曾放棄夢想所在,用實際行動去對困難作戰,終會從暴風雨中殺出一條血路,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機遇。人生之所以豐富多彩,正是因為我們選擇了自己去主宰和創造。

培養一雙發現機遇的眼睛

比爾·蓋茨經常對尚未長大的孩子們說:“賣漢堡包並不會有損於你的尊嚴。你的祖父母對賣漢堡包有著不同的理解,他們稱之為‘機遇’。”機遇可能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的麵前,而我們所缺少的隻是一雙發現機遇的眼睛。

就像那句名言一樣,生活中從來不缺少美,隻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同樣的道理,生活之中可能處處都存在機遇,隻是我們缺少發現機遇的慧眼,才會任憑一個個機遇在自己麵前悄悄溜走。為自己培養一雙發現機遇的眼睛,隻有這樣,在機遇悄悄經過我們麵前的時候,我們才能夠不失時機地把它牢牢抓在手裏麵,從而順利實現自己的夢想。

想要培養發現機遇的眼睛,首先需要培養一分積極的心態。始終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相信自己能夠準確且牢固地抓住成功的機遇,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在任何事情成功之前,自信是最重要的一道關卡。如果連自信都沒有了,那麼你又憑什麼相信自己會發現稍縱即逝的機遇所在呢?

在比爾·蓋茨年少的成長歲月中,他一直對科學技術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並且他深深地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在科學技術領域獲得重大的成就。那時正是科學技術大發展的一個時期,人類正在向宇宙逐漸探索,火箭成功升天,人類第一次成功地踏上了月球。這一切都讓比爾·蓋茨覺得科學是一件十分神聖且有趣的事情。他暗暗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和宇宙中其他星球上的生物對話,為此他還在自己的日記本中用充滿科幻色彩的筆調寫出自己和外星人之間的對話——是我們征服了時間,向著無邊的宇宙遠航;是我們駕駛著光子飛船,向你們呼喚……

這一切,看似和比爾·蓋茨後來的成長並無關聯,其實並非如此。當比爾·蓋茨逐漸地對計算機產生興趣的時候,他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熱衷的外太空航行技術實際上是在這些方方正正的電腦的操作之下完成的。比爾·蓋茨像是發現了一個十分難得成功機遇一樣,從此一門心思地鑽進了計算機的世界。當他成為巨富之後,也也曾感慨當年。他對孩子們說:“那會兒,我可以學習什麼是火箭擺脫重力圈的液態氧脫速,什麼是天上的‘那一邊兒’。而今,大部分太空計劃已變得如此平凡無奇,雖然不能像以往那樣強烈震撼我的心,但依舊可以激發我無限膨脹的求知欲。”

正是因為本著對知識無窮盡的渴望,比爾·蓋茨才不斷地去學習有關與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因為堅信自己將來一定會在科學領域有所成就,所以才讓他發現了與計算機相關的這份難得的機遇。縱然他後來的成功並不是小時候預想的那樣,但是他渴求成功的積極態度,卻是每個人都應該效仿的榜樣。

在追求夢想方麵,比爾·蓋茨從來沒有放棄過任何一份希望。在他幼小的心靈中早已經明白,隻要付出努力,隻要用心去追尋,就一定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那份機遇。機遇其實並不缺少,缺少的是我們主動去發現機遇的一雙眼。

蓋茨酷愛的是科學,他不像父親那樣熱衷法律,但是他同樣是一個談生意的高手。其實,這並不是比爾·蓋茨無師自通,從小就對父親的做事風格耳濡目染的他早已經在暗地裏麵偷偷地把父親的手段學到了家。比爾·蓋茨曾與姐姐克裏斯蒂私下達成了一項協議:基於非獨占原則,讓他能隨心所欲使用她的棒球手套。為了享受這種權利,小蓋茨付給姐姐5美金,並要求她簽下一份合約。

無數的機遇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就像是比爾·蓋茨抓住父親是律師這樣一個機遇之後才能學到很多談生意的技巧一樣,隻要我們在生活之中處處用心,就一定能夠發現許多成功的機遇在等著我們。培養一雙發現機遇的眼睛並不能難,隻要把細心、耐心和恒心這三樣法寶掌握在手,就一定能夠發現成就夢想的機遇。

智慧箴言

機遇就在你的麵前,隻要你有一雙發現機遇的眼睛,就能夠從一片雜亂的荊棘之中尋求到一條通往成功的大路。培養一雙發現機遇的眼睛,需要嚴格要求自己,把細心、耐心和恒心三把利劍時刻帶在身邊,才可以做到如同快刀斬亂麻一般地掃除各種障礙,從而擁抱生命中難得的成功機會。

放長線,釣大魚

在一本古老的寓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不要顧念所見的,而要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這段看似樸實無華的話語之中,其實深含著一個十分耐人尋味哲理。在我國清代的時候有一位文人名叫石成金,他在《傳家寶三集·俗諺》中寫道:“線兒放得長,魚兒釣得大。”也就是說,隻有放長線才能夠釣大魚,而這也正是那本寓言書裏麵所要講的一個道理。

放長線的意思是說,我們不要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迷惑住了眼睛,而是應該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一些。釣大魚其實就是指更大的成功。我們往往容易因為一點點小事情而放棄更為長遠的利益,或者說因為人生閱曆不足的原因還沒有能力看得那麼長遠。目光放得遠一點,從長遠的利益出發,隻要對長遠發展有利的,哪怕眼前吃點虧,也要堅持發展。隻有這樣,才能尋求到更大的成功。

追逐夢想和成功就像是一個一無所有的窮人想要變成富可敵國的富人一樣。想要有所成就,就不能隻是斤斤計較一時的得失。眼前的利益隻是暫時性的,過後就不會對我們產生任何損害。但是長遠利益是我們長期為之奮鬥的目標。所以,若為了眼前的一點小利益而放棄了我們多年來一直尋求的目標,隻能說這是得不償失的。而隻有具有長遠的目光,再加上切實有效的行動,夢想最終才會實現。

比爾·蓋茨從來不滿足於眼下所取得的成就,因為他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成功還遠遠沒有到來,所以隻有繼續努力,才能超越現在的自我,才能有所突破,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他說:“每當你完成一個工作的時候就應該反省:這就是你所能夠做到的最好的成績嗎?如何能夠做得更好?何不現在就使自己更進一步?”

其實,在微軟開發WINDOWS係統之前,蘋果電腦公司的業務一直和微軟公司沒有衝突。後來,蘋果公司開發了一款操作係統,可以便於用戶在這個平台上處理圖形和圖表。因為這樣的處理方式前所未有,所以蘋果的操作係統一下子成為市場上大熱的產品。

這個時候,比爾·蓋茨也不滿足於自己公司的DOS品牌了,他希望可以有更大成功。所以,比爾·蓋茨親自披掛上陣,帶著本公司的員工開始研發新的操作係統。終於,一款被命名為界麵管理者的操作係統麵世了。這就是人們現在在用的WINDOWS係統。

當初,正是因為比爾·蓋茨沒有躺在功的勞簿上睡大覺,而是把眼光更長遠地放到了計算機用戶未來的需求之上,才有了WINDOWS的誕生。

正是比爾·蓋茨這種永不滿足的精神,才促使他成為一個大人物。他從來不會因為眼前的微小利益而停止前進的步伐,放長線釣大魚本就是他工作的一種方式。他說,一個人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之後就滿足於現狀,從而不去考慮更大的發展。

這種強烈的進取心是比爾·蓋茨成功的關鍵,是微軟成功的關鍵,同時也是對我們具有鮮明教導意義的關鍵所在。

清代的紅頂商人胡雪岩說:“如果你擁有一縣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縣的生意;如果你擁有一省的眼光,那麼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擁有天下的眼光,那麼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

經商賺錢需要向前看,而做人處事則需要我們具備同樣的眼光向更長遠的未來看。一個人看得到多遠才有可能走到多遠。為了自己能夠走得更遠,就必須站在更高的地方,讓自己的目光跨越眼前利益的阻隔,望向更明亮的遠方。

很久以前,有兩個流浪漢結伴而行。有一天,兩個人都已經饑腸轆轆了。這個時候,他們恰巧遇到了一位剛剛打魚回來的老人。老人看這兩個人可憐,就對他們說:“我這裏有一根漁竿,還有一筐子剛剛打上來的魚。你們兩個人一人挑一樣拿走吧。”

兩個人興奮極了。甲馬上把這筐魚抱在自己懷裏麵說:“我要魚,我要吃得飽飽的。”乙卻從容不迫地拿起漁竿,在謝過老人之後便向河邊走去。

兩個人又開始了各自流浪的生活。每到饑餓的時候,甲就會拿出一條魚來烤熟了吃,天長日久,筐子裏麵的魚吃完了,甲又開始餓肚子了。有一天,他遇到了乙,卻見乙的身邊放著滿滿一筐魚。甲不解地問乙這些魚是誰施舍給他的,乙笑了笑回答說:“當初我從老人那裏拿走了這根漁竿,於是每天都以釣魚為生,因此才會不愁吃穿啊!”

故事的寓意非常明顯,這也是每一個家長都應該講給孩子的故事。一個人如果隻是顧著眼前的利益,那麼他隻能夠得到暫時的快樂,隻有擁有長遠的目光,才能夠有更豐富的收獲。

就像是故事中的後者一樣,在成長過程之中,也一樣需要學著把眼光放長遠,時刻記住要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隻有如此,才不會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從而忘記了前進的步伐。

智慧箴言

敢於拋棄手中的火把,才能看見遠方的光明;敢於走出狹窄的山洞,才能走進一個廣闊的天地;敢於舍掉眼前的利益,才能追逐到更偉大的夢想。將眼光放長遠一些,其實是在給自己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我們才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克製住自己的浮躁心態

人生一世,總是免不了有許多的坎坎坷坷,一帆風順的人生總是很少見。但是,我們又需要知道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應該如何麵對風雨。在不如意來臨的時候,能夠保持一份心平氣和的神情坦然處之,這才是一個成功者所應該具備的心態。克製住自己浮躁的心態是戰勝困難和挫折的製勝武器。

誠然,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欲,在眼見到他人功成名就的時候,自己是否真的能夠保持住巋然不動的態勢呢?然而,俗話說“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此時,若能夠克製住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僅僅因為一時的浮躁而做出未經大腦思考的舉動,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反過來說,名和利是人們一生都在追求的東西。我們不能單純去說追逐名利是好還是壞,關鍵是要看我們如何去看待在追求名利過程之中的心態。欲速則不達,浮躁的心態往往就像是沒有限製的加速器一樣在催促著我們往前,但是最後的結果卻並不一定如人所願,因為速度越快,慣性也就越大,因此在麵臨危險的時候就會刹不住車。

比爾·蓋茨到了上學的年紀之後,父母就把他送到了離家最近的一所學校。但是不管在哪一個班級,他都是班級裏麵年齡的最小的一個人。雖然他在年齡上不占優勢,他的想法卻已經遠遠地超過同年級的其他學生。

由於對電腦癡迷,所以在電腦方麵比爾·蓋茨已經具備了無人可以比擬的慧根。比他小四歲的奧古斯丁回憶說:“他對電腦迷戀到這種程度,可以說是共命運同呼吸,以至經常忘記修剪他的指甲。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他完全是一個沉迷者,不管他做什麼,他都是那麼投入。”

然而,如此沉迷電腦的比爾·蓋茨為了證明自己的真正實力,卻也做出了一件沒有經過大腦考慮的事情。有一次,他給學校編寫了一個排座位的程序,偷偷地在裏麵加進去一個自己製作的指令,結果使自己的座位周邊全是女孩子。這讓老師氣憤不已,比爾·蓋茨因此還受到了一點小小的懲罰。

在他長大之後,為了避免再次因為浮躁而給自己帶來惡果,他一直堅持著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並且從中收獲樂趣。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追逐不良欲望的行為產生。

浮躁心態的產生,往往是源於人們無法克製住自己內心的欲望。

汪中求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寫道:“中國目前決不缺少雄韜偉略的戰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願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們往往喜歡不切實際地幻想,最終由此而引發出的浮躁心態比比皆是,長此下去,必定都會成為毫無用處的空想家。

浮躁者之所以浮躁,是因其功利心太重,對成功的期望值太高,欲望太強,當其目標不能實現,欲望不能滿足時,就會變得更加浮躁。浮躁的人,因為過於匆忙地趕路,卻忘記了去體會路邊的風景。

一個浮躁的社會,是病態的社會;一個浮躁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而一個浮躁的人生,是充滿悲劇的人生。浮躁已經不單單是個個人問題了,往往因為我們個人的浮躁,會造成一連串的極壞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