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正視錯誤,積極改進(1 / 3)

中國有句老話:“栽個跟頭,買個明白。”犯了錯誤並不可怕,隻要有正視錯誤的勇氣,就一定能夠再一次爬起來。隻要懂得去積極改進自己的錯誤,就不會因此而帶來負麵影響。毛主席說:“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聰明起來了,我們的事情就會辦得好一些。”

不要懊惱,錯誤是難免的

沒有人喜歡犯錯誤,但是沒人能避免犯錯誤。無論如何,隻要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它們就會幫助你進步。在學習和生活之中,我們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犯下錯誤,此時懊惱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錯誤是難免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從錯誤之中吸取經驗教訓,以便在下一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之時能夠正確處理。

愛因斯坦曾說:“一個人從未犯錯是因為他不曾嚐試新鮮事物,所以不要內疚和自責。承認你的錯誤,並且改正它。因為,錯誤是進步的階梯。”我們經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在無數次失敗的過程之中,我們其實是在不斷地完善自我,進而一步步減少再次犯下相同錯誤的可能性。隻要不再犯錯誤,那麼成功便不再遙遠。

當所有的人都把比爾·蓋茨世界首富的形象不斷神化的時候,比爾·蓋茨對自己的孩子們說:“我也犯錯誤,而且犯很多錯誤,我也受過種種挫折。”

2008年,當52歲的比爾·蓋茨公開承認自己犯了一個大錯誤,那就是他沒有意識到搜索引擎和互聯網廣告會改變整個軟件行業。而在比爾·蓋茨犯錯誤的地方,穀歌卻正好抓住了這個機遇,從而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的搜索引擎。

然而,錯誤既然已經造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去彌補這些錯誤。如果隻是在一味懊惱,那麼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世界之中,比爾·蓋茨和微軟隻能被他人越甩越遠。所幸,當比爾·蓋茨已經深刻地意識到了這一點。

錯誤是不可避免的,比爾·蓋茨意味深長地對後來者說。比爾·蓋茨在事業上取得的巨大成功可歸結於諸多因素,但最重要的卻是他對待錯誤所持的態度。像我們平常人一樣,他也討厭犯錯誤,但在錯誤麵前隻有從來不感到畏懼,大方地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才能夠從中總結出獨屬於自己的經驗教訓。用這些經驗來對付新出現的錯誤,才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失誤,獲得成功。

每跌倒一次,都應該意識到不應該為跌倒而哭泣。因為,我們還需要重新站起來,還需要繼續自己的行程。記住一點,不要懊惱,因為錯誤永遠都是無法避免的。犯錯誤並不可怕,隻要我們能夠讓每一次錯誤都有所值,那些曾經犯下的錯誤對自己來說就會是一種財富。

智慧箴言

莎士比亞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所以,犯了錯誤不應該懊惱和後悔,而是需要明白,每一個人在追求成功的時候都會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沒有人會是例外。隻是成功的人在犯下錯誤之後會及時去彌補,而失敗的人則會任由小錯誤繼續發展成大錯誤,最終被自己犯下的錯誤所害。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當犯錯誤之後,在第一時間去改正,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在知曉了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在能夠做到正視錯誤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去改正錯誤。亡羊補牢的另一層含義是,在羊丟失之後,一定要記住及時把牢籠修補完好,隻有如此才能避免丟羊的情況再次出現。

隻要記住亡羊補牢,就永遠為時不晚。

再優秀的人也會犯錯誤,成功與否的標準就在於你是否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犯了錯誤的時候,勇於承認並且盡一切可能去改正,然後繼續做該做的事,這才是真正優秀者所為。而如若總是千方百計地掩飾錯誤,結果往往是越抹越黑。

錯誤就像是我們不小心抹到身上的泥巴一樣,若能夠及時清洗掉,便可以保證衣服不被弄髒。若你任由泥巴粘在自己身上而不管不顧,這不但弄髒了自己的衣服,同時還會引來他人的嘲笑。他人嘲笑的並不會是你身上的泥巴,而是你自己。

因此,不要給錯誤任何存在的機會,一旦發現了錯誤,就必須馬上處理掉。“人無完人,孰能無過。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世界上並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每個人都會犯或大或小的錯誤。但是隻要知道自己犯錯之後及時地進行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了。

麵對錯誤,我們可能會更加在乎自己的自尊心,從而會在錯誤心理的引導下造成漠視錯誤的壞現象。比爾·蓋茨教育孩子們說:“這個世界並不在乎你的自尊,隻在乎你做出來的成績,然後再去強調你的感受。”在犯錯誤的時候,你並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可言。既然是自己造成的錯誤,就要鼓起承認的勇氣,然後用心去改正它,才能讓每一個人信服與尊重。

少年時期的比爾·蓋茨在學校的表現不怎麼樣,母親給他請了一個輔導員。可是沒有想到,不到一年的時間,比爾·蓋茨就用自己的壞行徑讓這位輔導員辭職了。在針對如何教育比爾·蓋茨的問題上,輔導員對比爾·蓋茨的母親說:“如果你想強迫比爾改變自己的行為模式,讓他變得更聽話,那你注定會失敗的。唯一的辦法就是你去適應他,因為企圖戰勝他是沒有用的。”

這是輔導員對比爾·蓋茨的評價。如此去批評一個孩子,可見當時比爾·蓋茨的行徑究竟有多惡劣。正是因為他做下了在大人眼中看來每一件都是錯誤的事情,才招致了如此惡評。然而,比爾·蓋茨難得的是,在他逐漸成長的過程中他明白了自己行為的錯誤性。他沒有選擇放任自己,而是一點點去改正自身的缺點。他說:“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努力做點什麼事。如果我們嚐試著去做一件還有點價值的事,假如失敗了,我們便借故來掩飾自己,那麼我們就是在以自己的缺憾為借口了。”

所以,在犯下錯誤的時候,不要去懊悔,及時思考應該怎麼樣去彌補錯誤造成的損失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尋找到自己應該走的正確方向,然後放開手去修複已經破損的牢籠,隻有如此,才能讓錯誤帶來損失不至於更大。

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就有著一段知錯就改的佳話:

一天,華盛頓的父親送給他一把斧頭。可是,誰也沒有想到華盛頓竟然為了試一試斧子是否鋒利而把父親最喜歡的那一顆櫻桃樹給砍到了。等父親回來看到被砍倒的櫻桃樹之後,生氣地問喬治:“是你把我的櫻桃樹砍倒的嗎?”

知道自己闖了禍的華盛頓心中開始慌起來。但是他很快就明白,既然自己已經犯下了一個錯誤,就不能在這個錯誤的基礎之上繼續犯錯。隻有及時承認自己的錯誤,才能換來父親的原諒。“沒錯,是我砍到的,爸爸。我隻是想試一下自己的斧頭快不快。對不起!”

父親並沒有打他,相反,他抱起了自己的兒子,高興地說:“爸爸寧願損失一千顆櫻桃樹,也不願意看到你說一句謊話。”

華盛頓在明知自己犯了錯誤的情況下,及時製止了自己繼續犯錯。亡羊補牢的措施雖然發生在錯誤出現之後,但是隻要我們采取了行動,就一定能夠收到成效。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論什麼時候,隻要看到自己的“羊圈”破了洞,就應該馬上進行修補。犯了錯誤之後,馬上改正才是應該倡導的好習慣。

智慧箴言

當犯錯之後,隻要我們從心裏麵真正重視起來,及時去改正自己的錯誤,今後在行為上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就是莫大的進步和欣喜。

學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每一個錯誤,都是對自己過去所學知識的檢驗。正是因為自己掌握得不牢固,所以才會在遇到難題的時候被各種假象迷惑住,最終導致了犯錯。因此,在犯了錯誤之後我們應該明白,錯誤其實是對自己最好的一種檢測。隻有錯誤才會直白地告訴我們自己的不足之處。隻要對錯誤本身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就能夠從中學習到平時容易被自己遺忘的知識。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是我們犯錯之後不斷反省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支持我們繼續前行的最具積極性的動力。

從錯誤中總結經驗,是幫助自己正確對待錯誤並且防止再犯錯的好方法。犯錯誤是每個人都難以避免的事情,但我們隻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錯誤就有了價值。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去為因為一時疏忽而造成的損失感到百般遺憾,因為我們從中學到的東西遠遠大於因此而失去的,這才是犯錯誤之後所要掌握的道理,而一味懊喪,最終再錯失彌補錯誤的最佳時機。

恩格斯在晚年的一封信中說:“曆史最終會把一切都納入正軌,但到那時我已經幸福地長眠於地下,什麼也不知道了。”言外之意是說,即便犯下了難以彌補的錯誤,但是在曆史的車輪之下,在時間的長河之中,再大的錯誤也會得到糾正。後來者必定會從前者的錯誤之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而這也必定是長眠在地下的恩格斯最希望看到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