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名聯談趣》)可俗話又說:老婆孩子熱炕頭!
俗話說:人定勝天!(宋?劉過《龍州集?襄陽歌》)可俗話又說:天意難違!(《山海經》)
俗話說:愚公移山!(《列子?湯問》)可俗話又說:胳膊擰不過大腿!
俗話說:哪裏跌倒哪裏爬起!可俗話又說:一失足成千古恨!(明?楊儀《明良記》)
俗話說: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可俗話又說: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宋?陳元靚《事林廣記?警世格言》)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可俗話又說:人多嘴雜!
俗話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可俗話又說:親兄弟,明算賬!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可俗話又說:靠人不如靠己!
俗話說:眾誌成城!(《國語?周語下》)可俗話又說:眾口難調!(《名賢集》)
俗話說:笨鳥先飛!(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可俗話又說:槍打出頭鳥!(清?《增廣賢文》)
俗話說:雙喜臨門!可俗話又說:樂極生悲!《淮南子?道應訓》
俗話說:人挪活,樹挪死!可俗話又說:滾石不生苔,轉業不生財!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紅樓夢》八十一回)可俗話又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
俗話說:手心手背都是肉!(越劇《碧玉簪》)可俗話又說:十個手指還不一般齊!
俗話說:打開天窗說亮話!可俗話又說:猶抱琵琶半遮麵!(白居易《琵琶行》)
俗話說:明人不做暗事!可俗話又說:兵不厭詐!(《韓非子?難一》)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傳》)可俗話又說:老虎屁股摸不得!(《毛澤東選集》第三卷)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可俗話又說:樹倒猢猻散!(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
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七十九回)可俗話又說:殺雞給猴看!
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可俗話又說:瞎貓碰著死耗子!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可俗話又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水滸會傳》第三十七回)
俗話說:清水出芙蓉!(唐?李白)可俗話又說:水至清則無魚!(《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宮篇》)
俗話說:車到山前必有路!可俗話又說:不撞南牆不回頭!
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可俗話又說:一條道走到黑!
俗話說:禮輕情誼重!可俗話又說:禮多人不怪!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清?朱用純《增廣賢文?朱子家訓》)可俗話又說: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可俗話又說:爬得高,摔得重!
俗話說:一口唾沫一個釘!可俗話又說: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
現在,你終於明白啥叫“俗話”了吧!“俗話”其實就是“人嘴兩張皮,咋說咋有理”的東西。如果你被“俗話”給忽悠了,卻還以為這就是所謂的“辯證法”,這不是智商歸零又是啥?
不囉唆的信
一書生在外地讀書,每書家信,老是囉裏囉唆,常被父親責怪。一日,書生寫信回家,請父母把冬衣和雨具寄來的事情。信中如此寫道——
父親大人膝下,母親大人尊鑒:
前信囉唆,此信不囉唆。時近秋日,冬時即至,今雖陽光,難防他時有雨,請將兒之“遊裹李”寄來。乎遊者,遊鞋(遊鞋——古時候的防雨鞋,用粗布塗桐油所製,可防雨)也。乎裹者,包裹也。乎李者,行李也。千萬不誤,不誤萬千,忙中不能寫大萬字,以苗鳳花方之方字,少點一點以代之。隔壁唐大嫂與他人通奸,此乃他人之事,與兒無關,為簡不贅述。
愛情寓言
刻舟篇
我把我的愛丟了。
那天,我和我的愛人乘一條“遺忘號”小船在時間的河流中穿行,欣賞兩岸的美景。
這時候,河底美麗的河妖開始唱歌。我的愛人聽得如醉如癡,終於禁不住誘惑,縱身跳入水底。
我傷心流淚,但沒有放棄,在船上刻了一道深深的刀痕。當時我想我不能忘懷我的愛人,所以我要永遠記住這個傷心之地。
每到這個季節,我都要駕船到這條河上去看看,去回憶過去的時光。
然而,在我刻刀痕的地方,早已找不到她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