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低首苦思,反擊“平”位七三路。僧讚曰:“不入旁門,直攻要害,妙!”遂應黑子,以攻勢化攻勢。良久,帝不落子,僧問曰:“吾皇何故躊躇?”帝曰:“若攻,則七三路白子必死;若保,則失先手。是故躊躇。”僧曰:“何不棄此子?”對曰:“此子乃進攻關鍵,棄之,則攻勢不存。”思忖再三,落子七四路,保子。然帝先手已失,止十餘回合,“平”位白亦盡死矣。僧曰:“經中有雲:‘或有來求手足耳鼻,頭目肉血,骨髓身分,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悉能一切歡喜施與。’此大善也!白子隻求自保,此無‘善’。無‘善’,焉能勝?”帝棄子認輸。僧曰:“吾皇非破此局之人。”帝問:“然則何人可破此局?”僧不答,反問曰:“‘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為人生八苦。吾皇以為,何為最苦?”帝曰:“求不得。”僧笑曰:“八苦之源,皆為人也。人有欲,則有苦;人無欲,則無功。世人求有功亦求無苦,均不得,誠不知其無‘空’也。所謂‘空’者,心中之空,人中之空,世中之空,無張無斂是為空,無勝無負亦是為空。留空於心,則明得失;留空於人,則無勝敗;留空於世,則無苦有功皆可並存也。破此局之道,蓋留‘空’耳!”
帝默然,有所悟。遂回宮,下旨撥款修寺。然峰巔已空,止餘白雪。人尋寺,皆不得。
【點評】
這是一篇頗具才情的,用《桃花源記》的手法,用文言文作敘事載體,詮釋話題“留一點空白”的考場佳作。作者一揮而就,寫得精辟深刻,文采斐然。不用說,這是一個愛讀書、愛思考,具有廣博的知識、深厚的古文功底和紮實的寫作功夫的考生。作者將曆史知識、圍棋戰法、佛教思想、哲理思考、辯論技藝巧妙地熔於一爐,使自己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作者在準確地理解和把握題旨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象,為我們講述了乾隆皇帝弘曆與一深居山林的善弈者的一場對弈的故事。可謂是細膩入微,繪聲繪色。那流暢精練的文言語言、充滿刀光劍影的弈棋場麵、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生動精彩的人物對話、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別致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文章如鶴立雞群,脫穎而出。
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選自2007年江西高考作文
挈竹榼以逸致兮,披鶴氅而登台。攬清風以盈袖兮,樂語文而開懷。
樂語文也,勝景每覽,好懷常開。
若夫春也,初雷數聲,殘冰幾塊;近郊紫紅,遠山青黛;飛絮競逐,遊絲相賽;粉蝶戀花,黃蛺繞菜;簾外燕舞堪憐,柳底鶯穿可愛;鳥鳴春眠不覺,花落未掃猶在。
夏也,朝雨迷蒙,暮雲靉靆;葉浮飄萍,波翻細麥;淺澗水靈,深林天籟;東海濤驚,北澤浪駭;芰荷覆水景致,牛鷺留人風采;西園草盛徑迷,南嶺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雲梨白;薄霧可織,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涼槐;靜菊獨傲,過雁相排;丹楓爛漫之極,白鶴野閑之太;碧落爽朗無雲,銀河澄瑩如帶。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蘇幕密遮,紅櫻輕擺;寒燭影煌,暖日杳靄;絲竹冬丁,舟橈唉乃;翠竹環繞地閣,臘梅暗發山脈;涼風遍地驟馳,瑞雪漫天撲蓋。
語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養人之態。
語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後之宅;高朋座滿,雅客常來;美韻眾和,佳釀頻釃;歌闌箸落,宴罷冠歪。
語文者,如同窗舊交,忘機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氣概;可與登楚岫,渡秦淮,遊閬苑,醉蓬萊,攀絕壁之青鬆,撫窮鄉之古柏;指杏酒以約沽,臨陂路而議買。
語文者,如綺閣綠眉,雕樓青睞,霧寰杏眼,雲鬢桃腮;可與之泛舟江南,係馬河外;盡曆三湘,遍遊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邊塞。
無語文也,則競夜無眠,終宵多。
苔痕侵壁隱憂,蛛網掛簷叵耐,盡懷低落之情,更無高馳之態,若抑鬱於前失,如欷歔於新敗,顧瘦影以自憐,遣愁懷而無賴。以至傷途窮而路末,怨時蹇而命乖,向牆隅以流涕,聞畫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幾載?每登高臨遠,觀雲望海,必曰:“不登象牙之塔,何愛雞肋之才?不付此生語文,何惜數尺病骸?”
故出師訪友,夜坐書齋;遺策常求,古書每猜;閱文沉醉,讀詩盡呆;眼澀流血,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誦心惟不怠。
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遣懷;語文者,洵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開懷。
【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