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裏(1 / 3)

餓鬼道的事比崇明想象得要複雜得多,好在都順利解決了。他沒有責眾,隻肅清了坤岩經營的各部勢力,外加燒去了長河邊的桑冥樹林。

忙完這一切,回到天界已經是四日後。

元合殿內,荊楚和純鈞向崇明一一稟告了這幾日餓鬼道的情況,阿湛和塗雀也在。崇明離開蓬萊酒樓那日,靈夙讓阿湛也跟著去了,方便看著塗雀,並叮囑,如果塗雀此次立了功,就讓他提前回來。

因林林總總的瑣事太多,荊楚拉著崇明聊了足有兩個時辰。眼看事情交代得差不多了,崇明按捺不住,打斷了他:“先這樣吧,剩下的你去處理就行。”

“是,殿下。”荊楚嘴上這樣說,心中卻暗自叫屈。果真如他所料,崇明如今是把所有事都推給他了。若是靈夙再不回天界,崇明將來在這元合殿裏的時間隻會越來越少……

荊楚離開後,崇明讓阿湛帶塗雀先回清荷別院。塗雀不依,說他要去找靈夙賠罪,被阿湛製止了。

阿湛跟了靈夙這麼久,很清楚她的想法。她之所以隻帶了薑川一個人跟著,就是怕塗寧寧察覺而躲開他們。塗寧寧既和光陰眼有淵源,絕非等閑之輩。一旦他們在叢魚山地界動用靈力,必會驚擾塗寧寧。阿湛和塗雀都是劍靈,是斷不能跟去的。

塗雀很頹喪,隻得乖乖跟著阿湛回去。

崇明隻身一人去了叢魚山。

“為了以防萬一,進了叢魚山地界不能再用法術,委屈殿下徒步進山吧。我會沿途留下標記。”這是分別前靈夙跟他說的話。他按照約定,一路靠雙腿走進了深山。

幸好靈夙留的標記夠多,也足夠顯眼。不出一日,崇明尋到了薑川提到的那處山莊。偌大的宅子,綿延數裏地,門口匾額上寫著“竹裏”二字。

崇明心想,既然不能動用任何靈力,靈夙找到這兒應該費了不少勁。可當他進了山莊,他果斷否定了這個想法。靈夙哪裏像是受了累的樣子?

庭院內一派生機,秋風和煦,花林曲池,仿佛文人筆下的山水畫。靈夙正靠在一張竹椅上看書,旁邊的桌上擺了各種水果。薑川站在她身後,正賣力地給她扇扇子。

領崇明進屋的管家劉伯提醒靈夙:“姑娘,有位公子找您。”

靈夙將書從眼前移開,一看見崇明,她巧笑嫣然:“殿下辛苦了,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啊,我還以為那邊的事你得忙好幾天呢。”

“還好,都解決了。”

崇明看了一眼四周,他發現這個山莊的人清一色全是六十左右的老翁。若薑川說的故事是真的,山賊屠莊應該是幾十年前的事了。靈夙看出了他的疑慮,她揮揮手,讓薑川別扇了:“我和崇明公子去外麵走走。你歇會兒去吧。”

二人慢悠悠逛到山莊後麵的竹林中,靈夙指給崇明看:“這山莊四處都種著竹子,後山那一片也是。怪不得叫 ‘竹裏’,看來這虎女還是個風雅之人。”

崇明問:“你是怎麼找到這兒的?”

“你還記得薑川提到的,他誤入的那個仙境嗎?”

“嗯。”

“我料想,這山莊如果真跟塗寧寧有關,應該跟那處仙境也有關,就讓薑川循著記憶去找。不曾想,仙境沒找到,倒讓我們發現了這竹裏山莊。”

竹裏山莊和李獵人描述的如出一轍,甚至更加充滿生機。住在這兒的是一些六十歲左右的老翁,人人都很和善。靈夙雨夜敲門,謊稱迷路至此,一個老人很熱情迎了他們進來,好吃好喝招待著。

兩日過去,雨也停了,那位自稱是山莊管家的劉伯告訴靈夙,院子裏的銀杏馬上成熟了,他們準備做銀杏果燉雞,邀請她留下來品嚐完了再走。靈夙欣然應允。

崇明不禁懷疑:“他們是山賊出身,忽然提出留你多住幾日,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不像。”靈夙搖頭,“我觀察了他們兩日,並無不妥。他們可不像山賊,倒像是一群隱居在山中的方外之人。”

“你的意思是,李獵人說的那個故事有誤?”

“不好說。我旁敲側擊問了些事,他們守口如瓶,隻說主人遊曆去了,他們隻是奉命看守山莊,別的一概不知。”

“連你都問不出來?”

靈夙瞪他:“什麼叫連我都問不出來?我像是很會威逼利誘的人?”

崇明偷笑。想了想,說:“明著問不出來,那就隻能使點辦法了。”

“洗耳恭聽。”

…………

當晚戌時,薑川坐在院子裏發呆。見廚房燈火通明,他心裏嘀咕著,這些老翁怎麼又熱火朝天忙活起來了?之所以說又,是因為每晚這個點廚房就開始生火做飯,諸如紅燒肉,包子,餡兒餅……應有盡有,香味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