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表人意,言為心聲。語言是有效的溝通工具,是人們表達思想的載體,是不可或缺的成功智慧。“福從口入,禍從口出”。好事和壞事往往都和說話有關係,口才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毀了你。舌為利害本,嘴為福禍門,命運的好壞和口才息息相關。
縱觀古今,善言者、善辯者往往代表著勝利者,如名揚千秋的晏子、穿梭六國的蘇秦。一生失敗於說話的人也不勝枚舉,如三國時被曹操斬首的楊修、被孔明罵死的王朗。
好口才可以使得我們的命運發生轉折,能為我們創造成功。
在我國的曆史上,能言善辯者不勝枚舉:晏子使楚,名揚千秋;蘇秦善辯,穿梭六國;孔明機智,舌戰群儒;解縉巧對,傳為美談??在西方國家也有相通之處。古羅馬傑出的政治家、哲學家和文學家西塞具有出眾的演說才能,他能把演講的社會作用推廣到驚人的程度,並憑著自己的一張利嘴躋身政界,成為羅馬的檢察官和執政官。18世紀的英國在工業革命之後發展得很快,議會議員皮特有“第一張鐵嘴”之稱,其演講的聲音洪亮、言辭激越、感情充沛,這種非凡的口才使他打敗了一個又一個政敵,並贏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理解,一躍成為英國首相。
語言可以讓我們享受成功的美酒,也可以讓我們品味失敗的苦果。不會說話往往會導致禍從口出,言辭不當與不慎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我國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忠良文臣,多少勇猛武將由於說話不當而遭受噩運,他們不是死於鞠躬盡瘁的朝堂之上,不是死於為國盡忠的征途之中,而是倒在自己那小小的三寸之舌下。隋將賀若弼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楊堅建立隋朝之後,賀若弼屢立奇功,連隋文帝也讚歎道:“克定三吳,公之功也。”但是作為大臣的賀若弼卻自恃功高,毫不遮攔地與另一大將韓擒虎爭戰功。賀若弼又常以宰相自許,口出狂言。甚至在一次文帝的宴會上,他還大做怨望載道的酸詩來譏諷朝政。文帝死後,太子楊廣即位,賀若弼仍然是我行我素,不知約束地大放怨言。於是,隋煬帝便找了個因賀若弼議論其大賬過奢的借口誅殺了他。此外,還將賀若弼的妻兒全部誅死。
這樣的結局完全是由賀若弼的口舌之禍導致的。
如今,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和別人交流,職場、家庭處處需要好口才。好的口才如江水直下,一瀉千裏;如綿綿春雨,滋潤心田。事業的成功與否離不開你的口才,擁有好口才的人,事業順風順水,笨嘴拙舌的人在工作中往往四處碰壁;能說會道的人家庭和睦,其樂融融,不善言辭的人往往家庭氣氛緊張;好口才是政壇的必需品,我們經常會看到激情雄辯的政客們。精彩的演說能讓他們魅力四射,贏得民心;口才遜色的人隻能黯然離場。
美國CNN著名主持人說:“大多數成功的人都能言善道,而不成功的人大多不怎麼會說話。如果你真的很會說話,請相信,你便能成功;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是個成功之人,要是你更能說,你會更加成功。”想要改變命運,想要創造成功幸福的人生,努力擁有好口才吧。
點睛妙語:
口才是生活的調味劑,是事業的推進器,是家庭的和諧曲,也是實現自我的凱旋曲,好口才是我們人生的重要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