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說理(1 / 2)

“其二,閔姨娘稱呼老夫人為姨母,簡直是不知所謂。閔姨娘雖然未出閣前是老夫人的外甥女,但那已經是被納入將軍府之前的事情,現如今閔姨娘的身份是將軍府的妾室,不是在府中做客的親戚小姐,就應該遵守倫理綱常,叫一聲老夫人。如果閔姨娘非要叫老夫人姨母也不是不可以,隻要求得將軍的許可,放出府去,自然還是方家的表小姐。”

言下之,除非方征雲不要你了,不然你就是個妾,沒資格叫姨母,閔芳華聽到這話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其三,閔姨娘稱呼安寧郡主大小姐。我們將軍府可不是小門小戶的人家,不知道朝廷封號、規矩製度。府上兩位庶出的小姐盡可稱呼二小姐和三小姐,可是安寧郡主有皇家的封號,稱呼之時自然是以封號為先,實在不懂也可稱呼郡主,以此方能體現對貴人的尊重,對皇家的敬意,粗鄙之人又豈能直呼貴名,閔姨娘這聲大小姐喚得不妥。”又是一記響亮的耳光扇在了閔芳華的心上,譚嬤嬤意思是她就是個上不了台麵的粗鄙之人。閔芳華已經被貶斥的麻木了。

“這最後一錯,閔姨娘你可知道錯在哪裏?”譚嬤嬤說了半天,緩了口氣問閔芳華,閔芳華這時豈肯再吱聲。

譚嬤嬤見此怒火沸騰,給臉不要臉,於是色厲內荏的說道:“如果閔姨娘毫無悔過之心,本尚儀隻能加重處罰,直到閔姨娘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為止了,閔姨娘我再問你一遍!!你~~知道還是不知道。”

閔姨娘見還要受罰,心道,好漢不吃眼前虧,今日麵子已經丟盡,怎麼也不能再受皮肉之苦,哪敢再遲疑,立即說道:“妾身不知,請嬤嬤訓示。”說著眼淚就滴了下來,哭的梨花帶雨好不可憐,可惜方征雲不在,哭的再哀婉也無人心疼。

“既然你不知,我就告訴你,這最後一錯是你不知身份地位,老夫人和郡主說話,你不僅擅自插嘴還企圖陷害郡主忤逆不孝!”一句話說出來,袁氏都驚了,芳華何時說了孫女忤逆不孝的話?

“沒有,我沒有說過!”閔芳華趕緊搖頭,這樣的罪名她可擔不起。

“你說‘郡主如果把老夫人氣出個好歹,也是擔待不起的’,這話在場的丫鬟可全都是親耳聽到的。”

閔芳華聽了,恨不得扇自己一耳光,她幹嘛逞一時的口舌之快,為自己招來這無妄之災。

“我,我沒有那個意思,我隻是情急之下怕姨母……不,怕老夫人氣壞了身子才說的勸解的話,你不能冤枉我。”閔芳華替自己爭辯。

譚嬤嬤聽了不屑的撇撇嘴,心裏暗道,你那點小心思哪裏夠看……

“郡主惦記祖母,身子還沒好利索就急急來給長輩請安,孝心人人可鑒,老夫人見此哪有不歡喜的,就是一時的誤解郡主,還能是非不分,和自己孫女置氣嗎?再說了,整個屋子的丫鬟婆子都是擺設不成,大家都沒有看出來郡主和老夫人有任何的不愉快,隻有閔姨娘你心思通透,說老夫人要‘被郡主氣出個好歹’,意指郡主忤逆長輩!難道老夫人在你眼中如此是非不分?嫡親的孫女特意來請安,還能氣出病來!傳出去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閔姨娘你挑撥離間,誣陷郡主忤逆長輩,你說你該不該打。”譚嬤嬤越說越嚴厲。

譚嬤嬤一段話說的在場的丫鬟們汗顏,這譚嬤嬤好口才,老夫人明明就是生了郡主的氣,可是這會卻不能承認,不然就是是非不分、不知好歹,她們就更沒膽子說了……這譚嬤嬤此時占著道理,那鐵齒銅牙,逮找誰都能咬下塊肉來,眾丫鬟一致沉默,誰也不敢冒頭。

閔芳華又氣又驚又怕,咬碎了一口銀牙,這老貨居然顛倒黑白……可是她卻不能像潑婦一樣指著對方的鼻子吼,所有人都看到老夫人快讓郡主氣死了!閔芳華裝柔弱已經成了習慣,“我,我……”了半天,一時間竟想不出反駁的話。

“我隻問你,你該不該打,連皇上皇後都稱讚安寧郡主文靜賢淑,孝敬尊長,堪為子女的典範。你卻敢暗諷郡主忤逆不孝,你將皇上皇後的臉麵置於何地,豈非藐視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