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割地賠款(2 / 2)

經過***政府的再三抗議以及美國政府的極力斡旋,嶽維漢又勉為其難地提出了早就準備好的第二套賠款方案:***政府分三十年賠償500億現金,此後七十年,拿出每年財政收入總額的20%作為不足部份的補償,直到年限終止。

由於中國態度強硬,***政府在沒有別的選擇的前提下,最終選擇了第二方案,至少從帳麵上看,第二方案要比第一方案少償還1200多億美元的戰爭賠款。

隻有嶽維漢知道,事情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假如此後百年,***的年度財政收入始終保持在20億美元,那麼***自然是占了大便宜,可如果***的年度財政收入增加到百億甚至千億美元呢?那麼***人就要吃大虧了!

嶽維漢更知道,曆史始終是往前發展的,不久的將來就會爆發信息大革命,世界經濟的總體規模將以幾何級數增長,以***人的國民性,***經濟規模的爆發式增長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不用多少年,***的年度財政收入就會超過現在的國內生產總值!

到了那時候,***人才會猛然省悟,他們將會因為幾十年前的錯誤選擇,而多支付數萬億美元的戰爭賠款!

敲定了賠償方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如何分配了。

當然,這主要就是中、美兩國之間的事情,或者說就是嶽維漢跟史迪威之間的扯皮,至於東南亞各國的情形,卻與曆史上有了本質的區別,曆史上的東南亞各國,***投降後就紛紛獲得了民族獨立,可今世之東南亞各國,到現在都仍然是***的軍管區。

東南亞各個地區甚至連主權國家都算不上,又哪有資格參與賠款分配?

英國和法國雖然也在亞洲戰場遭到了極大的損失,可他們損失的基本上都是殖民地,譬如越南,譬如香港,譬如新加坡,不過殖民地的性質終究不能與國土等同,因此兩國雖然參與了談判,卻基本上沒什麼發言權。

史迪威本著羅斯福的授意,提出中、美兩國應該各得240億美元,剩下的20億美元視損失情形,分別補償英、法兩國以及東南亞各地區,至於後續七十年的20%補償,則完全由中、美兩國分享,就沒其餘國家和地區什麼事了。

這一提議自然遭到了中國方麵和嶽維漢的極力反對。

嶽維漢堅持認為,中國是亞洲戰場的主力,中***官傷亡最多,損失最重,因此理應得到最多的賠償,美國政府和人民雖然在戰爭中給予了中國極大的幫助,中國政府和人民也會永遠銘記,但是一碼歸一碼,美國對中國的援助不能影響賠款的分配比例。

最後,經過長達半年的艱苦談判,中、美、英、法等國終於達成協議,中國得到260億美元的現金賠款,美國得到200億,其餘40億美元由英、法、越、菲、馬等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分享,至於後續七十年20%的補償,則由中國獨享。

分配完了賠款,再接下來就要進入最後的利益分配了,那就是勢力範圍的重新劃分。

這一階段卻沒英、法兩國什麼事了,因為兩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已經喪失殆盡,難不成以大英帝國的現狀,還有能力從***手裏奪回緬甸,新加坡抑或香港?至於法國,到現在都還隻是個***政府,就更沒他什麼事了。

美國雖然深陷歐戰戰場,可山姆大叔以商立國,從來就不會放棄任何可以攫取利益的機會,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更是將美式無賴作風發揮到了極致,硬是憑借太平洋艦隊的強大實力劃走了東南亞以及西南太平洋的諸多島嶼。

在海軍力量上,中國卻根本沒辦法與美國叫板。

不過話又說回來,美國海軍在亞洲戰場所發揮的作用的確也是無可替代的,劃走東南亞以及西南太平洋的絕大部份島嶼也都可以理解,不管怎麼說,中國都控製了台灣、琉球群島以及***四島,這樣將來一旦中美爆發衝突,就能保證拒敵於第一島鏈以外。

至於緬甸、暹羅、印支三國以及朝鮮,名義上雖然已經獨立,其實卻完全淪為了中國的保護國,至少在可以預見的短時間內,中國是絕不會撤軍的。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中日戰爭雖然結束了,中俄戰爭卻還沒有結束。

就在四野第8集團軍從***撤軍的同時,薛嶽將軍指揮的三野以及彭總指揮的一野同時向俄國的中亞、遠東軍區發起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