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康熙朝(1662-1722) (2)(1 / 2)

由於形勢緊急,康熙決定親征噶爾丹。公元l690年,康熙分兵兩路:左路由撫遠大將軍福全率領,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將軍常寧率領,出喜峰口,康熙親自帶兵在後麵指揮。右路清軍先接觸到噶爾丹軍,吃了敗仗。噶爾丹長驅直人,一直打到離北京隻有七百裏的烏蘭布通(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康熙命令左軍統帥福全反擊。叛軍被殺得七零八落,紛紛丟了營寨逃走。噶爾丹一看形勢不利,帶了殘兵逃到漠北去了。

公元l694年,康熙約噶爾丹會見,訂立盟約。噶爾丹不但不來,還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動叛亂。他揚言他們已經向沙俄政府借到鳥槍兵六萬,將大舉進攻。

公元l696年,康熙第二次親征,分三路出擊: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從東路進兵;大將軍費揚古率陝西、甘肅的兵,從西路出兵,截擊噶爾丹的後路;康熙親自帶中路軍,從獨石口出發。三路大軍約定時期夾攻。

康熙的中路軍到了科圖,遇到了敵軍前鋒,但東西兩路還沒有到達。這時候,有人傳說沙俄將要出兵幫助噶爾丹,隨行的一些大臣勸康熙班師回北京。康熙氣憤地說:“朕這次出征,沒有見到叛賊就退兵,怎麼向天下人交代?”當下,康熙決定繼續進兵克魯倫河,並且派使者去見噶爾丹,告訴他康熙親征的消息。噶爾丹在山頭一望,見到康熙黃旗飄揚,軍容整齊,連夜拔營撤退。

康熙一麵派兵追擊,一麵趕快通知西路軍大將費揚古,要他們在半路上截擊。噶爾丹帶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南)正好遇到費揚古軍。最終叛軍死的死,降的降,噶爾丹隻帶了幾十名騎兵脫逃。

經過兩次大戰,噶爾丹叛亂集團土崩瓦解。康熙要噶爾丹投降,但是噶爾丹仍然繼續頑抗。隔了一年,康熙又帶兵渡過黃河親征。這時候,噶爾丹原來的根據地伊犁已經被他侄幾策妄阿那布坦占領;他的左右親信聽說清軍來到,也紛紛投降,願意做清軍的向導。噶爾丹

走投無路,隻得服毒自殺。

清政府重新控製了阿爾泰山以東的漠北蒙古,給當地蒙古貴族各種封號和官職。清政府又在烏裏雅蘇台設立將軍,統轄漠北蒙古。

後來,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那布坦攻占西藏。公元l720年,康熙又派兵遠征西藏,驅逐了策妄阿那布坦,護送達賴喇嘛六世進藏。清政府又在拉薩設置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

皇權的進一步加強

滿清皇權到了康熙時期有了進一步的加強。居《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帝認為:“天下大權當統於一”,“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身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於人,則斷不可行”。

為此,康熙帝通過各種手段、措施,對滿洲貴族的權力進行來了限製,例如剝奪了各旗王公幹預旗務的權力,破除了“軍功勳舊諸王”統兵征伐的傳統,削弱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政治影響,等等。與此同時,康熙親自控製用人、獎懲的權,大臣不得幹預;設立密奏製度,以便於廣泛體察下情。之後這種統治方式在雍正、乾隆二帝時期得到了繼承和發展,並為清朝之後的皇帝所沿用。

清朝農業的發展

清朝的曆代皇帝都十分重視農業生產,清朝入關以後,就仿效曆代帝王,在京南設立了先農壇,把祭先農神列為國家中祀之一。同時,在先農壇東南還開辟一畝農田,叫做稽田,專供皇帝每年春天到這裏來行耕糟禮。

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如果論重視農業生產,並將其付諸實踐,可以說做的最好的是康熙皇帝。康熙並沒有像以往的皇帝那樣,把重農僅僅體現在每年春天的耕糟禮上,而是切切實實地對某些植物、土壤及栽培技術進行了調查研究,並做了一些有效的試驗。

據記載,康熙研究考察過的植物多達二十幾種,如黑龍江麥、禦稻、吐魯番西瓜、櫻額果、葡萄、果單、菱角、楊柳、楓樹、竹子等。他對這些植物的產地、生長期及根、莖、葉、花、果的性能、用途、味道等等,都做過較深入的考察。

在康熙考察過的二十多種植物中,他親自試種過的有十來種,如稻麥、人參、花木等。康熙南巡時,十分喜愛江南的香稻和菱角,他便帶了一些種子回京試種。結果沒有收獲,試種失敗了。他總結失敗的教訓,才悟出種莊稼不能生搬硬套,“南方雖有霜雪,然地氣溫高,無損於田苗。……南北地氣不同,節候各異”。以後康熙又留心改良土壤,提高地溫水溫,終於使他的栽培試驗取得了成功。

在康熙進行的若幹種栽培試驗中,最有成效的是禦稻的培育。康熙花費了近二十年的時間試種禦稻,到晚年時,還曾命江寧織造曹寅、蘇州織造李煦在江寧、蘇州等地進行過推廣。據史書記載,禦稻第一季畝產在四石左右,與當時蘇州稻田的畝產量接近,第二季畝產量一般都在二石至二石五鬥,兩季加起來,比原來就增長了五成左右,所以受到當地百姓的歡迎。禦稻在江南曾流行過一段時期,但當時還沒有解決在一塊土地上不倒茬、連種的種種弊端,同時農民也缺乏長期栽種雙季稻的積極性,禦稻慢慢地就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