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誠信”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君子不亮,惡乎執?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誠信”這個詞近年來似乎又吃香起來,不僅頻現於傳媒之上,還常掛在某些人嘴邊。原因很簡單---缺!君不見,有多少貪官口口聲聲“三個代表”卻大幹吮吸民脂民膏的勾當,反腐敗力度雖然見漲,可他們卻屢敗屢戰;商場中守法經營、信守承諾隻賺個微利薄潤,而坑蒙拐騙、製假售假卻橫財大發;娛樂界和媒體靠惡意炒作、無中生有、弄虛作假即可名利雙收;學術界浮誇剽竊之風已上及名教授乃至院士。誠信無功無利,虛偽和欺詐或不受製裁或成本低廉,社會就形成不了遏製它們的遊戲規則。曆史也真會開玩笑,中國人講“誠信”至少講了兩千多年,到頭來它卻成了“稀缺品”,弄不好還要從國外去進口,不亦悲乎!就讓我們來說說“誠”和“信”吧:
“誠”,一般是指“真實無妄”,它是儒家的核心概念之一。儒家的“誠”是從人的道德實踐中抽象概括出來的,其實質指道德實踐中高度自覺的品質或心理狀態。在儒家思想的發展中,“誠”的概念經曆了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孔子、孟子、荀子及《大學》、《中庸》都有關於“誠”的思想或論述,而尤以孟子和《中庸》為最,之後的宋明儒則更有進一步的拓展和發揮。至於具體內容,這裏就無煩細表了。
在孟子看來,“誠”就是真誠地去內省人的仁、義、禮、智等先天所具有的善性,而當“誠”達到極至境界,那就可以感動一切,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
儒家不僅講“誠”,還講“信”,“信”是所謂的“五常”之末。“五常”就是孟子“四端”仁、義、禮、智再加個“信”。後來,“誠信”便成了一個詞。“誠”和“信”在儒家那裏雖相通卻不盡同,前者比後者重要得多,何以見得?孟子嚐言:“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意思是有德君子說話不必拘泥於句句信守,行為也不必拘泥於件件貫徹,隻依據“義”之所在而言而行。其實這也不是孟子的發明,孔子早就說過,“言必信,行必果”隻是最次一等“士”的做人原則,屬於“然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