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以無恥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
◎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濕而居下也。
上節提到不講誠信的那些例子,換句話說也就是這些人不知羞恥。
孟子強調“人不可以無恥”,儒家經典《中庸》也講“知恥近乎勇”,這都可謂是我們民族流傳兩千多年的“古訓”、“箴言”。道理很平實也很簡單,因為人隻有知恥,才會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隻有知恥,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從而成為改過的起點。
胡錦濤主席提出了社會主義的榮辱觀---“八榮八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
在中國曆史上,儒家是一貫強調人必須要有羞恥心、知榮辱的,認為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條件和基本素質,否則不是衣冠禽獸就是行屍走肉。在這方麵,孟子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代表。關於知恥和知榮辱,孟子不僅有上引精彩的論述,他還給我們講了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故事---“齊人有一妻一妾”:齊國有個有一妻一妾的人家,她們的丈夫每次外出,就一定是吃飽了酒肉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