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過:“玩耍在兒童生活中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具有與成人活動、工作和勞動同樣重要的意義”。
孩子出生以後,在沒有學會說話和走路的時候,就學會了玩耍。孩子是伴隨著玩耍成長起來的。玩耍使孩子學會了許多技能,活躍和發展了孩子的思維,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孩子在不斷玩新東西、新花樣的過程中,增長了知識,培養了創新能力。
玩耍對5歲前孩子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玩不僅有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還有利於孩子的學習。這個年齡的孩子就是從玩中獲得知識,培養才能的。
玩耍,對於孩子的成長,就像維生素一樣必不可少,它是孩子眾多活動中最喜歡的活動,是適合孩子人格健全發展的活動。我們隨處可以發現,孩子在玩耍時很投入,很快樂。雖然是在玩耍,但卻像認真的做事。對於孩子來說,玩耍並非是成人眼裏的隨意玩耍,而是一種“嚴肅的工作。”
我女兒依依在三四歲時,總愛拿著小碗玩米袋子裏的米、夏天玩水弄得渾身濕透、在廚房經常劈裏啪啦地敲水壺和鍋子、興趣盎然地開關櫃子門、稀裏嘩啦地把抽屜裏的東西搬出來又裝進去、把新買的玩具車拆卸開來……我從不製止孩子的這些“破壞”行為,因為她的成長需要這種快樂的玩耍。
東子給家長的建議——
方法一:玩耍能促進幼兒體能的發展
當今社會家長們不惜重金為子女購買各種高檔玩具:聲控、電控、電子等技術玩具,在這種電子玩耍的世界裏,幼兒雖然獲得了廣泛的信息,但更多的是給孩子們帶來的負麵效應: ①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發展受到限製。②幼兒的積極主動性不能充分發揮。③缺少了在多維的人際關係中成長的環境。④缺乏鍛煉,身體素質越來越差。
而孩子恰恰需要一個健康的體魄,因為他們長大後麵臨的是激烈的社會競爭,工作、學習、精神壓力都很重,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怎麼來融入社會、參與競爭呢?
帶幼兒到戶外玩耍,有助於增強幼兒身體素質 。陽光、空氣是自然環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鮮空氣中有充足的氧和負離子,能促進新陳代謝,使幼兒的呼吸係統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們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強了。由於幼兒受年齡、性別、興趣愛好不同的限製,其喜歡的玩耍也各不相同。我們可利用綠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戶外活動場地,環境優美,空氣新鮮,陽光充足的自然資源進行戶外玩耍。
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訴苦,孩子食欲不好,一口飯含在嘴裏咽不下去,每餐要大人費很大的力氣哄著孩子吃,很令家長們煩惱。
帶幼兒到戶外玩耍,消耗了幼兒的體能,增加了幼兒的食欲,促進了消化係統的發育。孩子們從室內來到室外,活動範圍寬闊了,自然增加了運動量,消耗了幼兒的體能,使機體產生饑餓感,孩子們吃起飯來也就有滋有味,不用家長催促,吃得幹幹淨淨。也正是由於孩子們玩耍後產生的旺盛食欲,使食物被充分的消化吸收,促進了消化係統的發育。自此,孩子們吃得下,睡得著,身體越長越棒。
方法二:玩耍能促進幼兒各項智能的發展
①通過玩耍來發展幼兒的認知和感知能力。孩子從誕生那一天起,就開始在玩耍中認識和感知世界,可以說,玩耍是孩子理解人生的開始。
感知能力包括看的能力、聽的能力、聞的能力、嚐的能力和摸的能力。感知能力是認識事物必須具備的能力,幼兒可以通過運用它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去辨別一些物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如區別物體的形狀、顏色、大小。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是從感知開始的,沒有任何其它活動能比他們在玩耍中獲得的感知更深刻的了。在玩耍中,幼兒通過眼看、耳聽、口嚐、手摸等各種感官的參與,來了解各類事物的性質,經過這樣實踐所感知的事物印象就深,記得也牢。如:花、草、石子、木頭、蘋果、土豆等等。
②通過玩耍發揮幼兒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想象是創造開拓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很重要的一種能力。玩耍特別是角色玩耍,是發展想象的極好方式。如:玩“過家家”時,一般男孩子都喜歡當爸爸或孩子,女孩子則喜歡當“媽媽”,給娃娃“喂飯”、“換尿布”等。當孩子玩這些玩耍時,如出現一些不妥的行為時,家長千萬不能譏笑或製止,因為這樣會抑製孩子的想象力的發展。家長應當為孩子發揮想象力提供物質和安全條件,盡可能地激發孩子去模仿、去想象、去創造。
還有,玩耍能提高幼兒的實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模仿能力、思維能力,甚至還可以開發智力,促進大腦發育,提高注意力、觀察力、想象力、協調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