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次空間家庭會議(1 / 2)

家裏的養豬場和自家別墅都在偏城郊的位置,從家裏開車到養豬場也就十五分鍾。

家裏的庭院接收那十個大貨架,已經是緊緊巴巴了,水箱這樣的大件兒可放不下。

但是養豬場有三個大倉庫,是用來放豬飼料和一些工具的,正好可以用來做物資中轉。

江靈刷刷刷幾筆,留下豬場的地址。

江家養豬場規模不小,當地基本都知道。

老板疑惑,“你是江老板家的閨女吧?養豬用得著這樣的架子嗎?”

江靈打了個哈哈,笑著說:“用得上,用得上的。我們家準備轉型了,做超市。”

她還有許多事要做,不再閑聊,趕在供水公司下班前去訂了兩千桶純淨水。

大號的七點五升桶,一桶五塊錢。

她算過了,家庭年用水量大概是一百二十噸左右。

那兩百個水箱裝滿,是六百噸,這些可以全部用來做生活用水,預計用五年左右。

純淨水用來飲用,家裏頂多一天一桶,兩千桶也可以用五年。

再加上一些飲料之類的,儲水量差不多夠了。

思慮再三,還是買了五台一體化淨水機,一萬二一台。

不差這點錢兒,主要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備無患。

買完這些,天已經擦黑了,這會兒農貿市場還沒關門。

江靈進了一家農具農機店,要了鐵鍬、鋤頭、耙子、鐮刀、五齒叉子、鎬,各二十把。

勞動手套,白棉線的、皮的、膠質的,各兩百付。

空間裏那一坰地,少不了要做些農活。

四輪拖拉機,兩萬八。收割機,一萬四千八。

一樣兩台,不怕壞。

順便買了一些扳子螺絲什麼的,萬一壞了,家裏人也可以簡單維修一下。

勞保裝這方麵,水靴選了最厚實的。

城市變水城那段時間,水靴必不可少。

她掐指算著,要了38、39、40、44、45、46六種尺碼的水靴,各一百雙。

在店裏逛了逛,竟然發現有連體的膠衣,連手套鞋子都是一體的。

從腰部往裏穿,然後把上身封好,可以防水一直防到脖子的位置。

店員說那是挖藕的工人用的,他們在水潭裏工作,這種衣服能防灌水,價格也不貴,一百二一件。

“好好好,”江靈覺得這東西用得上,“大碼小碼各一百套。”

在農具店花了十五萬塊錢,估摸著應該可以了。

一時想不到還需要啥,她正打算再看看,錢貴山打電話催她回家吃飯。

一下午花了兩百四十多萬,今天差不多也就這樣了。

於是她開著車在前麵帶路,農具店的貨車跟在她後麵,拖拉機和收割機再跟在貨車的後麵,猶如一個農用車隊,轟轟隆隆一起回了家。

一拐彎,遠遠的看見一個高大的脊背略彎的身影在家門口徘徊,開近了車燈一照是錢貴山。

“姥爺,你怎麼不在家裏等我?”

“門換好了,你沒有鑰匙,這門隔音效果好,我怕你喊我聽不見。”

江靈才不信呢,她又不是不會打電話。老爺子怕是看天黑了,不放心,坐不住了。

她指揮工人把農具和卸在院子裏,拖拉機和收割機也停進院子。

電焊廠那十個現貨的大架子也已經送到了,寬敞的院子裏頓時有些逼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