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李大富和趙菊現在都有家庭,有房子,有孩子,家中也有收入,兩人年紀也不算大,就算是贍養,都不到年齡資格。
如果未來他們年紀大沒有收入,也沒人管,也許來告了,法院還可能要求李雪稍微管一管。
現在這種情況,法官也不是傻子。
為了讓自己這對自私自利的父母以後連小區都進不來,身價又上漲了許多的李雪,回去後就開始以公司名義大量購買同小區的其他房子。
她不願意從老房子搬走,那就把這裏完全變成自己的私有存在吧。
因為她給出的價格比市場價格高不少,哪怕一些本來不願意走的老住戶,利益驅動和家人勸告下,態度也慢慢鬆動。
他們這一直看不到拆遷的希望。
拿到手的錢,完全可以買一套麵積還大一些的新房子,那幹嘛不換呢。
這相當於李雪給他們出錢改善居住環境了。
又是兩個月時間過去。
整個小區的房子都屬於李雪。
站在小區的院子裏,看著空蕩了許多的小區,李雪看了很久。
周懷民上前。
“你想怎麼做?”
這麼多房子,不會都空置著吧。
“能做員工宿舍的就拿來做員工宿舍,其餘的,我再想想。”
暫時空置一段時間也無妨。
這兩個月,公司也進來了一些新員工。
業務分的更細了。
管理網店的有幾個人,負責采購的也有好幾個,還有銷售,會計,文員等等。
總計二十餘人了,一大半都是退伍軍人。
需要李雪操心的事情很少。
她到六十年代這邊待得時候也更多。
她現在更喜歡給邊防團的軍民們搞代購,看到他們的喜悅,自己就有很強的滿足感。
她不知道,因為幫親屬代購的東西越來越多。
還是有人注意到了邊防團。
朱慶,就是其中一個。
哪怕之前被警告過,但朱慶又怎麼甘心呢。
他總想著找一個周懷民大的錯漏,一次把周懷民徹底搞倒,這樣,那些為周懷民說話的人也不好再幫什麼。
他一直默默盯著邊防團的動靜呢。
邊防團的人輕易不出來,也很忠心團結。
朱慶即使努力也獲取不到有用的消息。
可邊防團往外寄的包裹卻越來越多。
朱慶注意到了這件事,費了些功夫,收買了郵局的一個幹事。
自那以後,那個幹事就幫朱慶悄悄統計並記錄著邊防團這邊寄出來的包裹和東西。
一兩次的還看不出來什麼,次數一多,朱慶再看統計出來的清單,震驚之後便狂喜起來。
他確信自己發現大秘密了。
在物資完全調控的大環境下,邊防團怎麼會冒出這麼多東西,很多都還挺稀奇的。
這裏麵要是沒貓膩那才怪了呢。
想到這裏處在邊境,他猜測起這些東西來源的最大可能。
若真是他想的那樣的話。
他就不信了,這一次,周懷民這個駐守邊防的邊防團團長還能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