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揚長避短,修正誤區(6)(1 / 3)

4.進行小型調查。在項目調查中,集中整理、分析,可以說大致掌握了整體情況。為了進一步了解細分市場,也為了檢測項目調查的效率,可以安排小規模的市場調查,但是投入費用要盡量小。

5.評估細分市場。根據小型市場調查,對各個子市場進行評價分析。

6.選擇目標市場,即通過評估,從眾多的子市場中選出最好的一個,最好按加權平均方法綜合考慮各相關因素。

7.設計項目策略。目標市場確定後,相應地製定出價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銷組合策略。

項目消費者細分因素對項目消費者細分,主要考慮到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行為因素、受益因素等,下麵就對這幾個因素進行簡要分析。

(1)地理因素

主要變量包括:①國家;②地區;③城市;④鄉村;③氣候;⑥地形地貌。例如在旅遊業,旅遊企業針對南方人推出冰城遊等旅遊項目。

(2)人口因素

其具體變量有:①年齡、性別;②職業、教育;③家庭人口④家庭生命周期;⑤民族、宗教;⑤社會階層:項日活動的開展要充分注意到人口因素的影響,針一對消費者的不同特點,策劃出不同口味的項目活動。

(3)心理因素

其具體變量有:①生活格調;②個性;③購買動機;④價值取向;⑤對價格的感應程度:項目活動與消費者心理因素的關係十分密切。隻有根據消費者心理因素的不同進行設計,才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心理需求。

以上我們隻對三種因素進行了簡要分析,其實細分因素還有很多。

要使市場細分更為有效通常應遵循以下原則。

1.易衡量。也就是說細分出來的市場不僅範圍比較明確,而且也能大致判斷該市場的大小。

2.保證足夠利潤。在進行市場細分時,必須考慮細分市場上顧客的數量、他們的購買能力和商品使用頻率。

3.可進入。這是指細分市場應沒有壟斷性的競爭者,從而使得企業活動能夠到達市場。

4.可行動。這是指細分出來的幾個市場對企業營銷策略的任何變動都能作出差異性的反應。

在對市場進行細分後還要依據細分市場的市場潛力和競爭環境對其進行評估,以選定最終進入的市場市場潛力主要有三個方麵。

1.市場規模。對專賣店來說,市場規模指的是專賣商從目標市場所獲得的銷售額,銷售額是由該市場顧客數量和購買力水平決定的。

2.發展潛力。一個小規模的細分市場如果有發展潛力,也是具有吸引力的,成長中的市場是極具魅力的;而那些在如今看來獲利較多,好像極有誘惑力的市場很可能正在衰退之中。因此看一個市場要看前景而非僅僅現在。

3.服務成本。不同市場中的購買期望值不同,為不同的細分市場服務,成本也就不同。市場的服務成本必須與該市場的購買水平相協調,使得專賣店可以有一定的利潤專賣店的商品定位一般需根據目標顧客的消費需求而定。例如法國巴黎市中心的某高檔首飾專賣店,它的目標顧客是巴黎上層的社會成員,它設施豪華,商品價位很高,服務也相當出色;而滿足中低層收入的顧客需求的商店,營業場所中設施極為簡陋,商品多為大包裝,服務幾乎為零,幾千平方米的貨場上看不到售貨員,結算處也沒有包裝袋。因此,無論采取何種商品定位方法都必須以目標顧客的需求和偏好為基本原則,而且專賣店的目標顧客愈明確愈好。目標顧客一旦明確,商品市場定位就將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

開店賺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市場定位了。要觀察目標市場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習慣,認真總結,細心分析,須知開店不是一件毛糙的事情。店長們必須針對目標市場的消費狀況,製定出合適的定位,否則,就會無法適應市場,並最終被市場淘汰出局。

三、不能忽略店址選擇的個別因素

一個大型連鎖超市準備進軍東北某省會城市,為此特調了一個高級經理親自督戰,項目進展十分順利。

經過分析,在此城市的北部有一個新興的超大型社區,人口超過10萬,而且還沒有大型的零售企業進入,應該說是絕佳的機會。拓展人員很快在社區的南部找到了一個2萬平米的商業樓,非常適合開辦社區購物中心或大型超市。該商業樓與此大型社區隻有一路之隔,從地圖上看,沒有比這更好的地點了。

在做商圈分析報告的時候,大家達成了普遍的共識,很快就完成了簽約。但在報告中忽略了一個細節:那條路是封閉式的,距此建築500米外隻有一個小型的過街天橋。當時對這一細節大家也沒有在意。

若幹月後超市開業,剛剛開始的5個月很好,生意紅火。到了第6個月生意就開始下滑。原來在社區較北的地方有個5000平方米的中型超市開業,很多顧客都轉向了那邊。

零售業有一句老話:地址,地址,地址。門店開設地址對於零售企業的銷售業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選址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很多的細節因素都會對未來的營業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