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是今天就想買,還是隻是逛逛看,其實也不難。隻要交談的過程中適當的加一些技巧在裏麵,就能很好的把握顧客的心理。
五、消費者決策基本類型
1.常規型決策
(1)消費者出於遵照傳統消費習慣進行購買並跳過一些購買決策步驟,即常規型決策。人們希望少花或不花時間購物,並且通常重複購買同一品牌。這類商品、服務被周期性地購買,由於消費者具有經驗而隻有很小的風險,這類決策的關鍵步驟是意識到問題。當消費者認識到需要購買某種商品、服務時,會自動進行重複的習慣性購買。
(2)消費者特征對常規型購買決策產生的影響很小。意識到需求的產生,總是會直接導致購買,這類決策的結果與店鋪的關係最為密切,對這類經常性的消費、服務,由於竟爭多、替代性強,以下戰略性要素是十分重要的:方便的店麵位置,較長的營業時間,整潔的店內陳設,最重要的是產品的可獲得性。
2.有限型決策
(1)消費者采用購買決策的全過程,但又不在每一過程上花費太多時間,即有限型決策。這類決策比擴張型決策需要的時間少,因為這些消費者已有了一些購物經驗。有一些是人們以前買過,但不是周期性購買的商品、服務。
(2)消費者特征對這一購買決策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效果隨可察覺風險的減少和經驗的增多而減弱。
3.擴張型決策
當消費者采用決策全過程時,即是擴張型決策。他們在決定購買前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去收集有關的商品和服務的信息,並對可選方案進行評估在一次購買消費商品、服務完成後,消費者存在認識不協調的可能性很大。一般而言,消費者麵臨一項全新的商品消費、服務,而又未曾有過相似的經驗和體會,通常會采用這種決策類型。
六、消費者決策過程
1.受到刺激
(1)刺激的第一種類型是激發或喚起人們消費行動的提示(社會的或商業性的)或一種驅動力。當一個人與朋友、同事、鄰居等人交談時,就會收到了社會提示。這樣的提示可能會觸發消費購物的行動。如某店鋪的新商品到了,或某店鋪進行降價促銷,或是某地新開一家新店鋪,環境特別好等等,這種提示並不是有意的一種提醒。
(2)刺激的第二種類型是商業性提示。它是由零售商、製造商、批發商或其他一些賣主發出的信息一商業性提示的目的在於使消費者對某個特定的店鋪、商品,或服務發生興趣。這種提示和前一種無意識的刺激不同,這是店鋪有意為之的,擬通過這種提示來刺激消費者產生購物欲望的,當然,這種刺激能否達到目的,就要看店鋪的刺激是否能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3)刺激的第三種類型是一種身體的驅動力。當人體內的一個或多個感官受到刺激時,這種驅動力便產生了。饑餓、口渴、寒冷、酷熱、痛苦或害怕都能引起一種身體的驅動力。一種強烈的驅動力通常會激發某些類型的行為。這種刺激是源自消費者身體內部的,和社會上的各種有意的和無意的促銷所產生的刺激無關,這種刺激也是消費者購物消費的原動力。
2.發現問題
當消費者已經被社會的、商業性的或身體的刺激喚起購物消費的欲望,而且已經認識到正在考慮的商品或服務能夠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或滿足自己未實現的欲望,購物消費就已經進入第二個程序了,消費者回應刺激的作用,對購物消費已在腦海中發出指令,除非有另一種刺激中止這種欲望,一般都會繼續到下一個程序中去。
3.信息搜集
消費者在購物消費時已經意識到了,某種短缺或未實現的某種欲望是值得進一步考慮的,他就會尋找有關的產品/服務消費、購物渠道等信息。信息搜尋分兩部分:
(1)確定能夠解決消費者經刺激後所產生的問題及,可選擇的商品或服務,通常表現為尋找合適的商店及可提供的商品。
(2)查明每一種消費者認為滿足消費的可選方案的特性,通常這一過程由兩個環節組成:
4.評估可供選擇點的方案
(1)在進行到這一步時,消費者已經有了足夠的信息,可以從所存在的店鋪名單中挑選出一種可選擇的商品、服務。通常,優質、低價格的可選產品/服務將很容易從比它更貴、質量一般的商品中被挑選出來。對價格反應敏感的消費者,首先從商品的絕對價格上衡量;對於一個較理性的消費者,它會考慮消費商品的性價比;而對於價格敏感度遲鈍的消費者,看重的是服務和賣場環境。
(2)選擇並不總是那麼簡單,消費者必須在作決策之前仔細地進行可選方案的評估。事實上,優良性價比的商品或服務並不常見,比較多的是價格便宜的商品、服務,但質量不會很可靠;而質量好的商品、服務,一般價格也就不便宜。因而,如果兩種或多種選擇都很有吸引力,消費者將決定用哪一種標準進行評估,及各標準的相對重要性,然後將可選方案加以排列,再作出選擇。
(3)一項決策的標準是那些消費者認為與商品、服務有關的屬性,包括價格、質量、規格、顏色、耐用性、擔保等。消費者為這些特性製定標準,也就是說,不成熟的消費者在眾多的因素中常常顧此失彼,不能決定自己的消費目標。因而,眾多因素出現後,首要的是確定主要的因素,及受這一因素影響的方案,然後對每一種可選方案按照它滿足標準的能力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