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兄弟之問(13)(1 / 1)

“不好意思,義哥啊,今天周克來麻煩你,主要是因為義哥你見多識廣、閱人無數,很多事情都比周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又因為義哥與周克相識二十年整,我們兄弟倆感情深厚,無話不說,所以周克就找上義哥你了。”接著,我便將自己想要求證的兩個問題如此這般地對義哥複述了一遍。

義哥聽罷,良久沒有出聲。義哥不發聲響,我自然隻能耐心等待,於是便將目光投向“錦繡山河”的四周,先看不遠處緩緩流淌的人工小河,再看人工小河邊生機勃發的野花、野草,又看在夕陽下逐漸幽暗起來的樓房剪影……我心想,義哥在琢磨什麼呢?

義哥終於開口:“這人是你兄弟?”

我點頭:“對,是兄弟。”

義哥:“一般兄弟?還是特別兄弟?”

我:“就像義哥你我這樣的兄弟。”

“哦?是這樣?”接著,義哥又說:“我想,這人曾經一定幫過你?”

我:“一點不錯,義哥,這個兄弟幫過你周克阿弟。”

義哥:“我知道,我知道。但想問你,他對你的幫,是一般的幫?還是救命那樣的幫?”

我有些踟躇:“那應該算作……‘一般的幫’與‘救命那樣的幫’之間的那種幫。”

義哥停頓,眼神中有深沉思索:“那他為何不對你講起這筆借款的真實用途?”

“義哥,這個我倒認為不必介意,也沒有什麼要緊,父親早就對我說了啊,‘男人說話要算數,但男人有話可不說’嘛。”

義哥搖搖頭:“救人的人固然應該豁達大度,但被救的人卻不能不坦誠相見,我以為。”

我笑笑無再言語。在這上麵我與義哥的觀點截然不同,所謂的“道不同不相與謀”,觀點不同便不必強求溝通啊。

沉默。義哥似乎又在思索著什麼,好一會,義哥才目光炯炯地看著我,相當認真地說:“老弟,我講一件家中的事情給你聽聽,你想聽嗎?”

“當然。”聚精會神地,我支起了耳朵。

義哥說的事情發生在遙遠的六十年代末。

那時,義哥全家八人居住在靜安寺一邊頗有名聲的703弄。自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是“孤島淪陷”時期前,703弄裏便住進了上海灘上錦衣玉食的中產階級,其中亦有開“奧斯汀”轎車的主,義哥爺爺便是開“奧斯汀”中的一位。到上世紀六十年代,風生水起,世事大變,一把“文化大革命”的鐵掃帚將703弄所有居民都掃得灰頭土臉,義哥他們一家原本居住在703弄八號的獨幢樓房,這時,八口人在義哥父親的帶領下全都擠到703弄八號的兩樓。那時,作為民族資本家的父親以前每月必不可少的定息已經停發,隻靠八十元的微薄工資,義哥父親要贍養老小八口,是相當的艱難,相當的捉襟見肘。

那時,義哥父親有個侄子,不知那根筋搭錯了,“文化大革命”時期莫名其妙地成了一個紅木家俱愛好者,不僅愛好,簡直狂熱,三番兩次地托著義哥父親一件事情,說:爺叔啊,你住的703弄在整個上海灘上也算赫赫有名,裏麵那個人不是家境優渥、底子極好?裏麵那個家庭沒有一套紅木家俱?即使一套沒有,跟你爺叔一樣,家中至少也放著一兩件紅木家什,對嗎?現在呢,正是破四舊、立四新的大革命時期,紅木家俱說到哪都是四舊中的四舊、封資修中的封資修,屬於大掃大蕩之列。爺叔啊,現在,他們中一定有人會將這四舊中的四舊、封資修中的封資修盡快地掃地出門,假如爺叔你正巧碰到了、看到了,千萬給你親侄子留下一件、兩件,要不就留下一套、兩套,侄子要這個紅木東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