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快車”
衛星的壽命取決於衛星質量、衛星故障、燃料耗盡用時和太空風險程度,最大可能就是星載燃料耗盡。如今後發生衛星故障、燃料耗盡,可以求助美國的“軌道快車”、英國的“軌道康複者”。它們是衛星的拯救者,是太空的“120”。 衛星可以因此延長服務時間,人類也多了一門維修衛星的行業。
2007年3月9日,美國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一箭六星,其中包括一顆雙星配置的專門從事太空維修技術驗證工作的衛星——被稱為衛星拯救者的“軌道快車”。
“軌道快車”衛星由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共同實施,主要目的是試驗太空救護,延長航天器的使用壽命。
“軌道快車”由兩顆衛星組成,重240千克。其中一顆是機器人衛星,充當“主治醫生”;一顆是儲存燃料、零件和修理工具的貨艙衛星,是“護士”。“主治醫生”由波音公司建造,“護士”由鮑爾宇航公司建造。
“軌道快車”是怎樣在太空修複
衛星的呢?“軌道快車”運行在距地球480千米、傾角38°的軌道上。兩顆衛星平時連接在一起飛行待命,接到修理命令到達修理地點後,雙星分離。機器人衛星充當“主治醫生”,負責捕獲“病號”衛星,為衛星動“手術”;貨艙衛星作為“護士”在旁邊“輸液”,提供“醫療用品”。
在太空尋找一個“病號”非常難。聰明的“主治醫生”使用了一種激光反射引導器,在接近“病號”時不斷監控並調整自身速度和角度,當雙方進入同一軌道時,“主治醫生”會伸出一隻機械手臂抓住與其對接的“病號”衛星。“護士”就在左右伺候。
一旦衛星某一部分出現問題將導致整顆衛星癱瘓,所以,目前在軌運行的許多航天器都設計了標準的連接口,衛星有難就等待救援。“軌道快車”衛星像120急救車一樣迅速趕到,與“病人”對接。當然,這要付很多錢的哦!
“軌道康複者”
當衛星耗盡燃料的時候,生命就走到了盡頭。低軌道上的衛星會很快墜落,在大氣層火熱的擁抱中化為灰燼;中高軌道上的衛星會偏離軌道,漫無目的地在太空中流浪,成為太空垃圾。
2002年,英國倫敦的“軌道康複”公司開始設計、研製“軌道康複者”新型航天器。它能救助因燃料耗盡而要報廢的衛星和部分發射、定位失敗的衛星。2007年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
由於燃料耗盡是許多衛星停止使用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衛星設備上通常都配備了非常充足的燃料資源,但也是非常有限的。“軌道康複者”可以幫助衛星補充能源,衛星壽命將能延長10年或更長時間。“軌道康複者”身負“醫生”和“護士”的雙重責任,被稱為“垃圾”衛星的救星。
“軌道康複者”裝配有電火箭離子發動機,以太陽能電池為能源。它的外形就象一個截短的圓錐體,底部直徑約2.6米,頂部直徑1.1米,高約1米。由於“軌道康複者”的尺寸和形狀與歐洲“阿麗亞娜-5”火箭的連接器完全相同,因此,“軌道康複者”能以運載火箭和載荷間獨特接合器的形式進入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