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別樣精彩(4)(2 / 3)

胡誌薇來到飯館,從最簡單的端菜上茶做起,以後逐漸肩負起日常采購和管理的重任,成為父母最得力的助手。

這段經曆為她日後獨立經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至少,她學會了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至少,她在每天的采購中學會了如何把握市場,而且自覺不自覺地樹立起一種成本意識、理財意識。

這實際上是一種經營能力的培養。

胡誌薇在父母的飯館裏一幹十幾年。

十幾年後,胡誌薇選擇了“單飛”。

“呆在飯館裏,哪裏都去不了,哪裏都沒去過,外麵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感覺很不舒服,所以我就出來了。”這是胡誌薇獨自創業的理由。

從飯館出來後,胡誌薇首先做起了遊戲生意。三個朋友合夥,從上海買來幾台老式的遊戲機,租了一個不大的門麵開張營業。

但那時的柳市,低壓電器方興未艾,很多人都在外麵忙著做電器生意掙錢,沒多少人有閑暇、有閑錢去玩遊戲,她們的遊戲生意入不敷出。堅持了半年左右,不得不宣布關門。

她的敢於嚐試和挑戰的性格在這期間得到了初步顯露。那段“淩空飛渡”的大膽之舉也正發生在這段時間。

她糾正說,其實沒有人們傳聞的那麼玄乎。她隻是覺得好玩,就上去試了一下。她隻是膽大而已,“表演”得並不熟練。畢竟沒有練過啊!

學習武術倒是花了不少精力。

她師從一個南京來的南拳師父。白天做她的生意,晚上便去練功習武。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兩年左右。她自己說,練得最好的還是九節鞭。直到現在,很多東西都忘記了,但她的九節鞭使起來還是像模像樣的。

“但到底沒有紮實的基本功,尤其是沒有練過氣功,學到的大多是花架子,當鍛煉身體可以,簡單地防防身也可以,可不能動真格的!”

她透露,她在自己孩子五歲的時候,她把親屬們的五、六個孩子集中起來,準備教他們一些入門的基本動作,讓孩子們從小注意鍛煉身體。可剛教了一個星期,消息不脛而走。遠遠近近的孩子幾百人一下子湧來,要求拜師學藝,弄得她好不緊張,不得不草草收場。

當然,她的事業從來不會輕易“收場”。

她在那幾年中,做了很多嚐試,賣過西瓜,也做過其它買賣,但都沒成多大氣候。真正使她“發”起來的,是經銷防爆電器、繼電器等。剛開始,她並沒有自己的工廠,專給別人代銷。由於她自身的良好人脈,也由於當時電器市場供不應求的大好機遇,她在這裏獲得了自己創業以來的“第一桶金”。

胡誌薇天生是個閑不住的人。

她24歲結婚。那時溫州農村流行早婚,她這個年齡算是“大齡”。丈夫當時從事服裝生意,家境可謂富裕,足以讓他們的小家庭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可胡誌薇不安於這樣的現狀。她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家庭主婦後,創業的衝動不可抑製。

在征得丈夫同意的情況下,胡誌薇與人合夥,先後創辦了兩家防爆電器公司。而她卻在企業初具規模的時候,把經營權和一部分股權轉了出去,自己選擇重新創業。

目前這兩家防爆電器公司效益良好,並在業內榜上有名。她留在公司的股份當然大大增值,成為她最重要的財富之源。

都說溫州人很聰明,連頭發都是空心的。

聰明得“頭發空心”的胡誌薇捕捉到一條重要信息:溫州很多企業興建廠房,需要大量地麵耐磨材料。

她隨即搶占先機,做起了上海麗邦地坪材料有限公司在浙江的銷售總代理,並邀約了誌同道合的閨中密友劉賽琴等一起經營。

這是一種新興產品。其工藝的特點是在水泥地麵還沒有幹的時候,把它弄平,然後用模板在上麵軋花,形成一種時尚的造型。但剛開始,要讓企業接受,還是有很大難度的。

用劉賽琴的話中,胡誌薇的最大特點是事幹練,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一定要做好。她們嘴勤、腿勤、手勤,逐漸贏得了客戶的信賴。正泰集團成套設備工業園五號樓選用“麗邦”,成為她們無形而最有力的“廣告”。而當“麗邦”的局麵打開,業務走上正軌後,她又把公司全權交給劉賽琴女士打理,她自己又去尋找新的機會了。

機會似乎總是格外青睞於她。

幾位朋友邀她入夥,創辦“新新雅大酒店”。她被公推負責大酒店的裝修。整整三個月,從圖紙的設計到項目的預算,從施工隊伍的考察到工程質量的監督把關……她都身體力行。

工程結束,原本不懂裝修的胡誌薇儼然成了一名管理裝修的行家。

酒店裝修剛剛完成,她作為大股東之一的華榮防爆電器有限公司從溫州遷址上海,經人推薦,大樓裝修的重任又落在了她的肩上。

她不辱使命,再次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之後,她便一直留在上海,擔任這家公司的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和監事。為民營企業的黨建、企業文化和製度建設進行積極的探索與實踐,並且在不長的時間內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受到了公司和員工的好評。

分享是一種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