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政治實驗的時代: (2)(1 / 2)

到了17、18世紀,這樣的夢就成為個人的君主國。這一時期幾乎整個歐洲曆史都在呈現出變化:努力鞏固君主製,使其變得更徹底並向更虛弱的臨近地區擴展;隨之出現了反對王權的勒索和幹涉的堅決抵抗,這首先來自於地主,其後,隨著國際貿易和國內工業的發展,又出現了新湧現出的貿易和有產階級的反抗。雙方都沒有取得徹底的勝利,在這裏國王取得了優勢,而在那裏則是私有財產者戰勝了國王。有時,國王在他的國界裏成為太陽和中心,而就在其邊界上就存在著由強硬的商人階級統治的共和國。變化的範圍是如此廣泛,這表明這一階段的各種不同的政府形式有著強烈的試驗性和地方色彩。

在這些國家上演的戲劇中,一個非常普遍的角色就是大臣,在天主教國家則是主教。他們站在國王的背後,為其服務,並通過這種不可缺少的服務支配著國王。

由於篇幅的限製,我們不能對這些國家上演的各種戲劇進行細致的描述。荷蘭的商人加入了新教並支持共和製,擺脫了皇帝查理五世的兒子、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的統治。在英格蘭,亨利八世和他的大臣沃爾西、伊麗莎白女皇和她的大臣伯利奠定了專製主義的基礎,結果卻斷送在愚蠢的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的手上。查理一世因叛國罪被推上斷頭台(1649年),這成為歐洲政治思想的一個新的轉折點。在一段時期內(直到1660年),不列顛實行了共和製;王權很不穩定,更多的受到議會的控製。直到查理三世(1760年-1820年)時期為恢複統治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了部分的成功。與此相反,法國的國王是歐洲所有國王中完善君主製最成功的一位。兩位偉大的大臣,黎塞留(1585年-1642年)和馬薩林(1602年-1661年)在這個國家樹立了王權的權威,而這一過程也得到了被稱為“大君主”的國王路易十四長期統治和非凡才能的幫助。

路易十四確實是歐洲君主的典型,在其權力範圍內,他是一個罕見的有能力的國王,他的野心比他的基本的激情更加強烈。他以一種至今仍令我們敬佩的精心樹立的尊嚴和霸道的外交政策相混合的方式,最終將國家引向破產。他的短期目標是鞏固法國,並將領土擴展到萊茵河和比利牛斯山,吞並了西屬尼德蘭;他的長遠目標是使法國的國王成為重建的神聖羅馬帝國中查理大帝的可能繼任者。他把行賄看作是甚至比戰爭更重要的國策。英格蘭的查理二世就曾被他收買,同樣,大部分波蘭貴族也被收買,這將在以後介紹。他的錢,確切的說法國納稅階級的錢被送往世界各地。但是在他心中最重要的就是風光。他的宮殿凡爾賽宮及其客廳、走廊、鏡子、陽台、噴泉、花園及景觀,都成為全世界羨慕和讚賞的對象。

他引起了全世界的仿效。歐洲各國的國王和王侯紛紛建立自己的凡爾賽宮,幾乎超越了他們的臣民和信貸所允許的範圍。各地的貴族都將他們的城堡重建或擴大成新的樣式。精美的紡織品工業和家具業得到巨大的發展,奢華的藝術品到處流行;雪白的雕刻品、彩色的瓷器、鍍金的木器、鐵製品、印花皮革、各種音樂、壯麗的繪畫、精美的印刷品和裝幀、巧妙的烹飪、上等的葡萄酒。在鏡子和精美的家具中間,穿梭著被稱為“紳士”的奇怪的一群人,他們戴著高高的撲了粉的假發,穿著帶花邊的絲綢,靠著手裏令人驚訝的拐杖的支撐在紅色的高跟鞋上尋求著平衡;更奇妙的是那些所謂的“貴婦人”,撲了粉的頭發高高梳起,穿著由金屬支架支撐起來的蓬大的絲綢衣裙。在他們中間是裝模作樣的偉大的路易,他自詡為世界的太陽,並沒有意識到那些消瘦、憤怒、痛苦的臉正在他的陽光所照射不到的低矮陰暗處注視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