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重回人間(1 / 3)

話說昆侖無塵子,峨嵋清源真人,蜀山明德真人和眾弟子舍命封印了天屍旱魃,但他們至死也沒明白原本在白天就應該消散殆盡的屍氣為何會全部凝聚到一起,甚至形成旱魃,不明白那麼強橫的天劫沒有滅掉旱魃也就算了,居然連旱魃的一根毛都沒傷著反而被它給吸收了,如果以前有人說旱魃不怕天雷,這無塵他們信,但要說旱魃能夠吸收天雷,無塵他們打死也不會信,現在看來,這卻是真的。

要知道,死屍之所以能變成僵屍就是因為一些人死後,因為某些原因導致三魂七魄沒有全部消散,屍體裏還保留著一魂三魄,再通過一些外在的刺激,死屍就會變成僵屍,而這一魂三魄就是主導僵屍活動的直接動力,一旦遭雷劈,一魂三魄就會受損,輕則功力大打折扣,重則魂飛魄散永遠變成死屍,所以一般來講,隻要不是高等級的僵屍就肯定會怕雷,像旱魃這種快頂尖了的僵屍是不會懼怕雷電,但也不至於能吸收天劫吧!

為何無塵等人封印的這頭旱魃會如此怪胎呢?

原來,無塵他們並不知道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而正是這一因素導致了整件事情的異常變化。

這還要從當初徐福的師傅給秦昭襄王獻藥說起。

話說徐福的師傅當年得到了兩顆靈丹妙藥,但是贈藥的那位大仙說有一粒是真有一粒是假,最可恨的是他沒有說哪粒是真哪粒是假就飄然離去了,剩下徐福師傅在那裏分不清真假鬱悶得要死。

最後徐福師傅想出了一個狠招。他在齊國用一個假身份向當時秦國派到齊國的使者獻上了其中的一粒藥。

徐福師傅的算盤打得很精。如果他獻的這顆藥是真的,秦王服用後肯定會有效果,秦王大喜之下封官發財是跑不了的,雖然不能長生不老,但能榮華富貴一世也算不錯了。如果獻的這顆藥是假的,嘿嘿,秦王要麼會當場掛掉,要麼就是全無效果幾年後病死老死,到時徐福師傅自然會知道手裏的那顆是真藥了。

幾年後秦昭襄王掛了,徐福師傅就以為自己手裏的藥是真的,但他沒舍得吃就交給了徐福。徐福得到此藥野心立馬膨脹,於是設下重重騙局,從秦始皇那裏騙取了大量金銀工匠和童男童女,飄洋過海到達今天日本的北九州,想在那裏當生生世世的土皇帝,但沒想到的是,徐福到了北九州後雖然身體健碩活到一百多歲,但最終還是死了!

難道那個所謂的大仙是騙人的,世上根本就沒有長生不老藥麼?

不,事實上,徐福師傅當年獻給秦昭襄王的那顆靈藥才是真正的九轉金丹!

那顆九轉金丹由那名在齊國出使的秦國使者派人護送回秦國,一路上要跨越趙國的國土,本應多派兵士護衛靈藥,但這些年來,江湖騙子獻的藥實在太多了,大家都知道秦昭襄王對長生不老藥比其他六國君主都更感興趣,於是一有什麼所謂的靈丹妙藥就紛紛獻給秦昭襄王。那名使者看的也多了,早已麻木,以為徐福師傅也和先前的那幫騙子一樣,於是象征性的隻派了十幾個人送藥回國。

而這一切全都便宜了薑魁。

薑魁殺人越貨,從秦兵手中取得了金丹,參加長平之戰前將九轉金丹隨手揣入懷中,直至被坑殺的前四天才服下,而這九轉金丹顧名思義,要在人服下的第九天才會生效。如果活人服了九轉金丹九天後沒死,那麼便可成為半仙之體,長生不老永遠不死!但如果沒到第九天就掛掉了,很可惜,半仙是做不了了,至於會變成什麼,看看薑魁就可以知道答案。

一切都清楚了。

薑魁服下九轉金丹的第四天就死掉了,死後的第五天,也就是服下金丹的第九天,金丹在薑魁的屍體裏生效,長平戰場上被活埋的四十五萬趙俘,因為死前強大的恨意和怨念維持著沒有消散的屍氣這時開始向薑魁聚攏,準確地說是被吸附到九轉金丹上。

薑魁的屍體聚集的屍氣越來越重,直到無塵三人趕到的時候引來了天劫。金丹受到威脅瘋狂的加速吸收屍氣,試圖和天劫抗衡,由於金丹是仙界之物,最後在與天劫硬拚的時候,天劫中的雷電能量被吸引到了薑魁的體內,而金丹上的屍氣也勾來了地下九幽陰火,這至陰的屍氣冥火和至陽至剛的天雷威能圍繞著金丹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在金丹的作用下,三者融合,三分歸一,回歸成宇宙萬物最初的能量形式——混沌之源!(也可以稱之為源力)獲得源力的薑魁實力大漲,最終變成一具變了異的天屍旱魃。

源力和其他能量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沒有任何的屬性,沒有屬性就不會被任何形式的能量所克製,攻擊任何形式的能量也都能發揮出百分之百的威力而不會有半點的折扣,擁有源力的薑魁可以將任何形式的能量轉化為源力,也可以將源力轉化為任何形式的能量。所以無塵他們根本就沒法和薑魁鬥,就好比一群身體孱弱的魔法師遇到一個對任何魔法都免疫的狂戰士,除了死還能做什麼?

時間一晃而過,距離那場氣勢磅礴悲慘壯烈的長平大戰,轉眼就是五十多年過去了。

在這五十多年中,人世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長平之戰結束的第十年,也就是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死,秦孝文王即位。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死,贏政的老爹秦莊襄王子楚即位。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死,十三歲的贏政登基。贏政於前230年滅韓,前225年滅魏,前223年滅楚,前222年滅燕、趙,前221年滅齊,同年,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製國家,贏政自覺功過三皇五帝,故自號皇帝,史稱秦始皇。

秦始皇在全國實行郡縣製,分天下為36郡,後又增至40多郡。郡置郡守,縣置縣令。在中央設立“三公九卿”,協助皇帝處理政治、軍事、經濟等事務。這一政治體製加強了皇帝對政權的控製,開創了專製主義的中央集權,為後來的曆代封建王朝所沿襲。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薨於沙丘平台(今河北平鄉東北),趙高李斯假詔賜死太子扶蘇,於公元前209年陰謀扶持胡亥為皇,即為秦二世。秦二世統治時期,秦朝暴政更加無度,百姓苦不堪言。同年七月,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吹響了反抗秦朝暴政的號角。

剛剛平靜十二年的天下再次風起雲湧。

秦國的統治剛受到打擊,不甘於失去權力的原六國貴族就紛紛跳出來試圖複國,陸續有齊王田儋,魏王魏咎,燕王韓廣,韓王韓成,楚王景駒等人公然脫離秦朝的中央管製,興兵反抗秦王朝。

秦朝立即派兵四處鎮壓,但全國各地反抗勢力層出不窮,秦王朝一時捉襟見肘。這時秦朝少府章邯力挽狂瀾,武裝了修建驪山的四十萬勞役,一舉擊敗了陳勝和吳廣。

陳勝吳廣犧牲後,隨後起兵的楚國大將項梁召集全國各路義軍在薛城(今山東滕縣東南)會盟,並接受謀士範增的建議,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作為各路起義軍的名譽首領(實權在項梁手裏)。

接著項梁率領起義軍大敗秦軍於東阿(今山東陽穀東北),同為義軍的劉邦和項羽(項梁的侄子)也在城陽(今河南範縣城濮城東南)、雍丘(今河南杞縣)等地打敗秦軍。項羽大顯神威,斬殺秦朝三川郡守李由(李斯的兒子),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