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還沒出生就開始犯迷糊(1 / 2)

什麼什麼,人還有叫範彌胡的?

沒錯,如果你讀過《一定要把老師“搞掂”》,你就會知道那裏麵有一個神機妙算的小軍師,名叫範彌胡。對,就是他了!

也許你會問,軍師都是很聰明很聰明的,怎麼會迷糊呢?

唉,我們這位小軍師就是這麼一位天生的迷糊軍師。

在大多數情況下,他總是迷迷糊糊的,他會把洗麵奶當作牙膏擠出來刷牙,還讚不絕口說香味不錯;他會把沐浴露當作洗發水倒在頭上,揉了半天還嫌泡泡好少;打電話時總是撥本機號碼還抱怨打不通;把攥在手裏的鈔票當作廢紙扔進垃圾箱還以為遇到了小偷……至於平時上學忘記帶作業,乘公交車坐過了站,上體育課踢足球總是往自家大門裏猛踹,走路撿到自己剛掉下的錢包還以為發了財……那更是如家常便飯。總之這個範彌胡要多迷糊有多迷糊,比你想象中的還要迷糊!

可是,如果需要範彌胡來出個主意,他又能出得讓所有人都佩服萬分。全班同學都把他當成“小軍師”來看待,一有麻煩就請他幫忙,保證立馬搞掂!

範彌胡經常用“大智若愚”來形容自己,這倒也很貼切。不過,他在說這句成語的時候常常犯迷糊,說成了“大愚若智(弱智)”。

說錯成語這還是小事。那年範彌胡跟爸爸媽媽去南京中山陵,中山陵的陵門上從右向左鐫刻著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為是“為”的繁體字)四個繁體金字。範彌胡定睛一看,從左向右讀了一遍,立即嚷嚷開了:“快看快看,公雞下天!”把導遊嚇得跌在地上半天起不來。

還有一次範彌胡做夢夢見了考試,醒來之後,發現自己果然在考試!迷糊到這種程度,當之無愧是個“迷糊大王”了。

上回範彌胡去醫院驗血,當醫生告訴他是B型血的時候,他死活不肯相信。因為他曾經在一本名叫《血型與性格》的書上看到過,B型血的人做事謹慎認真,十分仔細。我這個“迷糊大王”怎麼可能會是B型血?肯定是驗血的醫生犯了迷糊給搞錯了!

瞧,他自己犯迷糊也就算了,還總以為是別人在犯迷糊!

範彌胡第一次犯迷糊,還是他出生以前的事情。

還沒出生就能犯迷糊?沒錯!那時候範彌胡還在媽媽的肚子裏,當醫生通過一個名叫B超的古怪儀器觀察他的時候被嚇了一跳:別的胎兒都是頭朝下呆在媽媽的子宮裏,可範彌胡卻不,他偏偏頭朝上!

醫生摸起筆,哆哆嗦嗦在診斷書上寫了幾個字:胎兒犯了迷糊,搞錯了方向。

後來,醫生和媽媽的想盡了辦法,才慢慢兒讓範彌胡找回了方向感,恢複到正確的胎位。`活!

長大後範彌胡常常搞錯方向,估計就是在媽媽肚子裏落下的毛病。

可這還沒完呢!俗話說“十月懷胎”,別的胎兒都是在媽媽懷孕十個月左右出生,可範彌胡還沒到九個月就鬧著要出來了。這又讓醫生和媽媽手忙腳亂了一番,又是打針又是吃藥,終於穩住了範彌胡。可到了十個月的時候,範彌胡卻死活不肯出來了,你說讓人急不急?

據說,關鍵時刻還是爸爸對著媽媽的肚子喊話:“喂,裏麵的臭小子你聽好了,你要是再不出來,長大後就別想讓我帶你去遊樂場、吃冰激淋、看動畫片……”話還沒說完,範彌胡立即“哧溜”鑽了出來,連助產都沒用。

老爸抹著腦門上的汗身子直打晃:“還好在吃和玩這兩檔子事情上,他還沒算犯迷糊……”

上學後範彌胡經常把星期三當成星期天不去上學,大概也是在媽媽的肚子裏落下的毛病。不過奇怪的是,他從不把星期天當成星期三。還是有選擇性地犯迷糊!

範彌胡的生日也很迷糊:他出生這一天正好是2月29日。2月不是隻有28天嗎?可這一年是閏年,多出來了一天,恰好被範彌胡趕上了。對此,範彌胡長大以後後悔不已:每年2月28號眼巴巴地等著自己的生日到來,可明天一到生日卻已經過去了!你說倒黴不倒黴?早知如此我早出來一天或者多賴上一天都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