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相見不如懷念(1 / 2)

2008年6月16日,雅涵從北川發來短信。她到北川的永安鎮已經六天了,那裏缺水、缺電外加大暴雨和泥石流,幾天都吃不上一頓熱乎飯,很冷,帳篷裏還漏著雨……在報紙上看到那裏急缺心理輔導師的消息後,她便毅然放棄了順道去雲南旅遊的計劃,從貴州市場講完課就徑直趕赴災區了。平心而論,她這麼做是很值得我欣慰的,這麼多年來的積澱正好可以學以致用。如果沒有分手的話,我想我也會同行。

在美路上,她曾是我的老師,但在思想和人生上,她一直都是我的學生——她可不是個很有悟性的學生!我花了整整五年也沒能讓她完全明白人生的意義,這間接導致了我們的分手。人生觀、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一對戀人,無論經曆了多少風雨,都最終還是會走向人生的陌路……災區的一切是令人悲憫的,我想,在災區的所見所聞一定也給她帶來了極大的震撼。

一路走來情路艱辛,雅涵會是我人生中曾經永遠的痛,但那是我的選擇,我想我應該為此付出代價;同樣,雅涵也是如此。如果,她能懂得與生命中最重要的另外一半一起分享生命的精彩,或許,也不會如此……其實,這些本與美路無關的,隻不過,美路放大了這種痛……美路人不是常講美路是用短跑的速度跑完馬拉鬆、美路是濃縮的人生嗎?果然如此!

分手後,我們都要各自麵對自己的人生。我要麵對白手起家、從頭再來的嚴酷現實,而她要麵對的則是一直以來對婚姻的恐懼以及心中兒時那些家庭的陰影,而我們都已經不再年輕。我相信她一定會給那些震後餘生的孩子們帶來心理上的安慰和溫暖,我更相信,那裏的一切,也會讓她更加深入地思考人生——再好的老師也比不上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曆!幫助,還是被幫助?誰又可以分得清?

去過很多次桂林,在陽朔的西街上,有一條叫縣前街的窄巷,我最喜歡在午後坐在巷邊那家叫做“如果”的酒吧,在二樓倚著欄杆,一邊品茶,一邊居高臨下地看著街上的人流,心中默默想著:“茫茫人海中誰為誰存在,誰為誰停留?”“如果”有很多留言冊,幾乎每個過客都會在冊子上留下一段關於“如果……”的遺憾。記得是在第30本的扉頁上,我也曾留下一段對雅涵的真情告白,原本是希望經年後雅涵去的時候能夠看到,而如今,卻早已是“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了。人生如果真的有如果,那,我們就都不會落寞。

真正穩定的愛情需要感性也需要理性,還需要知道什麼時候需要感性,什麼時候需要理性。這個世界上最難分辨的是真假,最難把握的是分寸,而人生最高的智慧,就在舍、得之間吧!所以,理性與感性的把握、分寸恰到好處的拿捏實在是需要過人的智慧,需要經曆。初戀常常是青澀的,而過早的婚姻往往會不適。人不經曆不成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曾經,以為很多事已經永遠烙在了心底,痛苦著拚命地想要去忘記,一次次地揭舊日的傷疤。曾經的往事又怎能忘懷?愈想忘記就愈加刻骨銘心。但生活總是要繼續的,慢慢的,開始踏上新的旅程,發現新的路上原來也有不一樣的風景。多年後的一個午後,朋友重提往事,才發現一切早已淡淡如水,就好像在講述著別人的故事——原來時間是可以衝淡一切的。真正的忘記不是忘記,而是不再感懷!

佛問弟子:這世間什麼最寶貴?弟子答曰:過去。佛搖了搖頭。多年後佛舊事重提,弟子答曰:將來。佛歎了歎氣。又過了許多年,弟子頓悟,答:現在。佛笑了笑,再無語。戀愛中的人總是記著過去、想著未來,就是不珍惜現在,於是愛情就這樣成了人們心目中永恒的話題。原來,愛情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愛卻不是。愛也是會折舊的,在兩個人不斷的相互折磨中折舊!隻有愛過以後才懂得愛,隻有愛過以後才知道如何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