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計算機網絡(二)(2 / 3)

2.因特網的安全性

信息網絡的安全問題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社會問題和法律問題。要解決信息網絡的安全問題,必須采用技術和立法等多種手段進行綜合治理。

因特網的發展得益於它的開放性、公開性和自由性,但也正因如此,使因特網的安全性難如人意。

技術上,目前已出現了“防火牆”等網絡隔離技術,以及企業內部網等的出現,大大提高了網絡的安全性。另外,數據加密技術的發展也使得信息傳輸的安全性、可靠性大為提高。

立法方麵,目前各國都在努力,已有不少國家製訂了有關法律,以使法律機構能對因特網上傳播的信息有所控製和管理。

9.4.3因特網常見服務方式

前麵已經說過,因特網提供的服務方式極為豐富,本節介紹其中幾種常用的服務方式,包括電子郵件、遠程登錄、文件傳輸和電子公告板。

1.遠程登錄

遠程登錄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因特網的一種特殊通信方式,其功能是把用戶所使用的計算機變成某一遠程主機的仿真終端。雖然功能比較簡單,但用途很廣。當用戶利用Telnet完成與遠程主機的遠程登錄後,自己的計算機便完全成為對方主機的一個遠程仿真終端用戶。用戶所能使用的功能和資源以及整個工作方式完全取決於對方的係統。當結束Tel—net聯機過程退出後,才又回到自己的計算機環境。

使用Telnet的條件是自己的主機上裝有包括Telnet應用層協議在內的TCP/IP協議族。此外對某些收費的係統而言,要事先得到該係統管理人員的認可,即注冊,確定付費方式並指定一個用戶登錄名和口令。對於免費係統,則無需預定注冊。

在使用Telnet時,還要了解有關資源的信息,包括對方主機的IP地址或域名。要存取一個具體的文件時,還要知道存放該文件的目錄及文件名等。

Telnet功能有許多優點,不僅是主機與遠程主機之間的一種有效連接手段,而且可以使用遠程主機的程序和數據。在使用遠程主機時,從技術上說可以使用該係統對外部開放的所有功能,這對於功能相對較弱的微機用戶來說,其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文件傳輸

文件傳輸允許在遠程主機上登錄後下載存儲在主機上的數據並存到自己的計算機上。

今天,在因特網中提供文件傳輸服務的計算機上存放各種數據文件,但在使用文件傳輸功能時,可把文件分成二類:文本文件和二進製文件。文本文件也稱為ASCII文件,通常以TXT做為文件名的擴展名,二進製文件是指除ASCII文件外的所有文件,包括計算機程序、聲音數據、圖像數據、電子表格、帶格式的文字處理程序文件和各種壓縮文件。

在進行文件傳輸時,最好用正確的格式進行傳輸。但如果用戶不知道某一文件的類型,用二進製方式是較為保險的,隻是速度較慢。

今天,因特網上有著數以萬計的計算機係統允許用戶免費使用其軟、硬件資源,自由地複製其存儲的數據,在這類係統中登錄時,允許使用匿名登錄方式,而用因特網中的E—mail地址作為口令就行。

3.電子郵件

對大多數因特網用戶來說,因特網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電子郵件,即通過計算機網絡發送和接收信件。目前,在因特網上的電子郵件功能很強,允許一個用戶:

同時向多個收信人發送同一信件。

傳送包括文本、聲音、圖像、影像在內的多種信息。

向因特網以外的網絡用戶發送信件。

向一台計算機送發信件,由程序自動對信件內容進行處理。

為了接收電子郵件,每個用戶必須擁有一個“信箱”,實際即在服務器的硬盤上保留一塊磁盤空間,用來保存收到的郵件。電子信箱是私有的,任何人都可向信箱發送郵件,但隻有擁有者才能閱讀和處理。

4.電子公告板

一一苧子公告板是因特網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務方式之一,所涉及的題目和專業範圍包羅萬象。BBS開辟了一塊“公共”的空間使所有用戶讀取其中的信息。

9.4.4網絡信息檢索和萬維網

眾所周知,因特網是一個覆蓋全球的“網絡之網”,其規模已大得令人難以置信,據統計,至1997年1月,已有1600多萬台計算機與因特網相連,而且仍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而每台計算機都是一個信息源,因此。因特網是名符其實的“信息海洋”。用戶在如此浩瀚的“大海”中去尋找自己所要的信息,無異於大海撈針,因此,必然會想到使用檢索工具。

前一節中介紹的因特網信息服務,實際使用時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具有用戶友好界麵和交互式瀏覽功能的網絡檢索工具便成為人們尋求的目標,-1乜且.PAJf]所謂的瀏覽器。瀏覽器應具有以下特點:信息在網絡上的存儲地點、存儲方式及如何取得這些信息對用戶應是透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