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隻荷蘭豬長得不一樣。那一隻白的長著一條尾巴,尾巴上麵還有些白毛,一雙紅寶石似的眼睛嵌在那胖乎乎的身體上,兩隻耳朵又小又圓,摸上去怪舒服的。它走起路來還慢悠悠的,叫“白蘿卜”。另一隻呢,長著棕褐色的毛,長長……不,應該是短短的尾巴,幾乎看不見,那對小眼睛一眨一眨的,像是在找吃的東西,走起路來大搖大擺的,可惜經常撞在籠子上。看著它那傻乎乎的樣子,我給它一個不大響亮的名字,叫“近視眼”。

一天,我準備給它們喂食,可是家裏沒有黃瓜了,我就出去給它們采草吃。我先把它們放出去,看看它們愛吃哪種草。我先抓了一把青草,它們看也不看一眼。我再抓了一把野草,它們先聞聞,然後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十分高興,就找了許多這樣的野草帶回家。

一天,我做完作業,發現“近視眼”在咬“白蘿卜”。我十分生氣,就把“近視眼”的手腳捆了起來,掛在籠子頂上。這時,它用一雙水汪汪的小眼睛看著我,好像在說:“放了我吧!我不再咬它就是了。”我才放它下來。

過了幾天,我發現“白蘿卜”要生“孩子”了,我就天天喂它黃瓜呀、野草呀,偶爾還給它點兒雞蛋黃呢!幾天後,小荷蘭豬生出來了!它們還沒有毛。我把這些小生命放在紙盒裏,當然,我把它們的媽媽也放在一起,它們母子還很親熱呢!

我愛我的荷蘭豬。

貪心寶貝

昨天,我們家增添了一位新成員,它呀,就是“貪心”小白鼠凱利。想知道它的美名從何而來嗎?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貪 吃

吃過午飯,我便拿了一些萵筍葉子去喂它。凱利似乎已經餓壞了,老遠就把前肢抬得高高的,不停地咂著小嘴。我打開籠子,將萵筍葉子塞了進去便走開了。大約過了一刻鍾,我再去看它時,葉子已被它“清除殆盡”,可這家夥卻顯出一點也沒有吃飽的樣子,還是一個勁兒地向我乞討食物,嘴巴張得大大的,粉紅色的舌頭伸出老長老長,眼睛緊緊地盯著我手中的菜園小餅,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沒辦法,我隻好把手中還沒吃幾片的菜園小餅連袋子塞了進去。然後我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它吃餅幹的樣子。哈哈,太滑稽了!隻見凱利首先用兩隻前爪抓起餅幹,然後張大嘴巴,用兩顆小小的門牙飛快地啃著餅幹,一會兒就把它幹掉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袋中的餅幹也一片片減少,沒過多長時間,凱利便把整袋餅幹吃了個精光,可它卻還不甘心,索性把整個身體都鑽入了袋子。這個貪吃的家夥,簡直可以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了。

貪 玩

“凱利,別老晃來晃去,搞得我頭昏目眩。”我望著凱利那好動的身影,不耐煩地叫起來。可凱利一點兒也不把我這個“長官”放在眼裏,還是一個勁兒地折騰著什麼。我走近一看,原來它正坐在籠內的鋼絲繩上來回蕩著秋千呢!瞧,它那搖頭擺尾的樣子,真是好悠閑哪!過了一會兒,凱利就玩膩了這種遊戲,跳下了鋼絲、順著鐵籠爬上了籠頂,用後肢鉤住吊環來了個“海底撈月”,惹得在一旁晾衣服的媽媽看了,笑得差點從凳子上摔下來。

貪 睡

玩累了,凱利便蹲在籠子的一頭,蜷著身子呼呼大睡,把整個腦袋都縮在了身子下麵,隻露出兩隻緊閉著的眼睛。遠遠望去,似乎是一團毛茸茸的白色線團。我故意將籠子使勁晃了幾下,可凱利卻一點反應也沒有,照樣睡它的覺。我又打開錄音機,把音量調到最高,響得差點把我的耳膜都震破了,可凱利卻仍然無動於衷,而且還好像比剛才睡得更熟了、更香了。

怎麼樣,夠貪睡的吧?不過,有了它做伴兒,我的生活更有趣兒啦!

物品展示台

秘書狗告訴你

在日常生活之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很多的物品:學習用品、家居用品、玩具、工藝品等等。其中肯定有你很喜愛的,你想把它們寫下來嗎?要寫好它們,你首先得仔細觀察它們的形狀、顏色和其他方麵的特點。在寫的時候你還要注意一定的順序。最重要的是,你要在裏麵融入你的感情,這樣你的文章才會顯得充實,才會有一定的內涵,別人讀起來也就不會感覺枯燥乏味了。下麵,和我一起進入“物品展示台”吧,看看別人是怎麼寫自己喜愛的物品的。

學習用品

墨硯

江蘇 蔣基理

前年,爸爸出差路過蘇州,給我買了個漂亮的墨硯。我拿著墨硯,左看看,右看看,總舍不得放下。我細致地打量了它一下,隻見墨硯呈長方形,我用尺一量,長有16.5厘米,寬有11厘米,蓋上有一幅鵝圖。鵝圖旁邊刻寫著《楓橋夜泊》這首古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整個硯很像個長方形的黑盒子。我打開硯蓋一看,呀,真美!這時,我看到硯麵有一頭精雕的水牛。這頭水牛活靈活現,瞧,它眼睛又大又圓,嘴巴張得大大的,像在喝水。爸爸常對我開玩笑說:“你呀,多喝點墨水就能寫好字。”大概這是爸爸有意安排的。那牛角,又彎又長,像把鐮刀;四隻腳像四根柱子,穩穩地托住它大大的身軀。如果把水灌進去,還真像一頭在水裏遊的水牛呢!

每當寫字時,我就輕輕地打開它的蓋。它的每個部分的設計是那樣合理,墨硯的最右邊有一塊凹地,是儲放磨好的墨汁的,占整個墨硯的二分之一。當然,也有人常常在這裏放清水,用墨蘸著在硯麵上磨。這可隻能寫少量的小字,若要寫大字,非得另備一個水盂,使磨濃的墨汁儲到凹地裏。還有一半地方是蕩筆的,這部分不算寬,可你先別急,硯蓋的反麵也可用做蕩筆的地方,它很平,很光滑。這個墨硯真是我學習書法的好朋友啊!

我天天練字,墨硯天天陪伴著我。現在我的字有了點進步,去年我參加少年兒童書法比賽,取得了第一名。可我覺得還不夠,我要像墨硯上的那頭水牛一樣,天天一個勁地喝墨水,一天也不間斷。

我心愛的水彩筆

遼寧 王韜

我有一盒水彩筆,是我過五歲生日時,爸爸媽媽送給我的生日禮物。當時我手捧著這心愛的水彩筆,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我把它緊緊貼在胸口,唯恐把它丟了。多少個夜晚,它和我一起進入甜蜜的夢鄉。

我的水彩筆放在一個正方形的塑料盒裏,盒蓋上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花仙子、小狗和小貓在一個花花綠綠的世界裏做遊戲,可愛極了。

我愛水彩筆盒蓋上的圖畫,更愛裏麵的水彩筆。我記得,用紅色筆我畫過天上的太陽、飄揚在天安門前的五星紅旗;用綠色筆我畫過麥苗、綠樹和小草;用黃色筆我畫過金燦燦的稻穀、黃澄澄的麥子;用藍色筆我畫過藍天,畫過大海。它們協調配和,幫助我畫過充滿生機的春天、火熱的夏天、金色的秋天、寧靜的冬天,畫過歡樂、苦惱與憂愁……

水彩筆給我的圖畫增添了色彩,我深深地愛著我的水彩筆。

我的文具盒

黑龍江 周慧敏

我有一個長方形的塑料泡沫文具盒,它長23厘米,寬11厘米,高3厘米,除了盒蓋以外,其餘都是淺藍色的,美觀大方,引人注目。尤其是盒蓋上的那幅色彩鮮豔的風景畫,更是美麗迷人:藍藍的天空,一塵不染;草地上開著一簇簇五顏六色的鮮花;遠處是片樹林,微風陣陣吹來,綠葉颯颯;樹林邊的草地上坐著一個放羊娃,他正用短笛吹奏著動聽的樂曲,一串串悠揚的笛聲在原野上空回蕩。離他不遠的地方,雪白的羊群正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嫩綠的青草。

文具盒不光盒蓋上的圖畫美麗,而且樣式新穎,使用方便。輕輕打開用磁鐵吸住的蓋子看看,你就會發現居住在文具盒的成員真不少。盒內分上下兩層,上層有性格爽直的鋼筆,還有那散發著清香的香水鉛筆,被削得尖尖的放在插袋裏。它們安靜地“躺”著,一點聲音也沒有,好像正在酣睡。一支閃著金光的圓珠筆也排在那兒。掀開上層,下麵一層又分好幾個格:沉默寡言的直尺“躺”在為它特製的“小床”上,多自在呀!中間比較窄的格子裏,放著一塊活潑可愛的白色橡皮,橡皮上畫著一隻小黑熊抱著個圓皮球。挨著直尺的“大房間”裏,“躺著”鋒利的小刀和收音機形狀的卷筆刀。雖然這些成員的性格、用途不同,可相處得還挺和睦。

這些成員都是我學習上的好幫手。每當我寫了錯別字的時候,橡皮就跳出來說:“小主人不要急,我幫你改掉錯字吧!”於是它就在本子上“跳起舞”來,本子上的錯字就奇妙地消失了。由於橡皮長時間地為我改錯,它的身體漸漸變短小了。“咦,這條線怎麼畫不直了呀?”這句話吵醒了正在休息的直尺先生,它“揉一揉”眼睛,說:“小主人,你怎麼把我忘了呢?我幫你畫直線吧!”對呀,我怎麼把它忘了呢?於是我沿著直尺的身子一畫,嘿,真直!哢嚓一聲,鉛筆斷了,這可叫我怎麼辦呢?我忽然發現小刀正在朝我“笑”呢!它好像在對我說:“小主人呀!快來用我吧,保你把鉛筆削尖!”說完就飛快地削起來。過了一小會兒,鉛筆又露出了尖尖的小腦袋。它們為幫助我奉獻著自己。

啊,文具盒,你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保管著我的學習用品,為我服務!謝謝你,願你伴我共度小學的美好時光。

家居用品

我愛我的小書架

上海 嚴燕

在我的房間裏,有一個小書架。這個書架是爸爸去安徽出差時帶回來的。記得剛買來的那天,我和弟弟喜歡得不得了,沒等爸爸媽媽開口,兩人就哼唷哼唷地把它搬上了樓,讓它在房間的東南角安居下來。

一切都安置妥當,我倆才輕輕地舒了口氣,仔仔細細端詳起這書架來。隻見它穿著一件黃裏滲黑的新外衣,身子是用竹子做的,顯得挺拔美麗。

於是,我們就開始打扮小書架了。先從下層放起,這裏分類放上爸爸媽媽愛看的書,隻要一查,就能找到。接著放第二層,這裏該放什麼呢?對,是我們的天地了。我把《兒童時代》、《少年文藝》等書刊整整齊齊地放好,餘下的空地方,又放上了《小學生學習周報》、《少年報》、《兒童報》等報紙。在第三層裏,我又放上了我幾年來的考卷,逐年逐年理開,以便複習時查找。剩下來的是第四層了,這一層最高,特別顯眼,所以至關重要。我先安排了四本字典的“住處”,再在中間放上一隻筆筒,在筆筒裏插上幾支毛筆。對整個書架來說,這筆筒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當我全部安排好以後,再打量一下小書架,嗬,真美啊!像一件精致的藝術品!

雖然小書架沒有生命,但我卻覺得它很有生氣;雖然我們不斷地加重了它的負擔,但它卻默默無聞地工作著,毫無怨言;雖然它不具有驚人的風度,但它卻給我的小房間增添了書香和光彩。正因為這樣,所以我才真正喜愛我的小書架!

暖烘烘的三眼灶

浙江 楊曉維

自從用上了煤氣,燒柴的灶很少見得到了。我家廚房的那座偌大的三眼灶,現在已經被冷落了。

那座三眼灶是用磚石砌成的,差不多占了半間廚房。以前燒飯、做菜都得用這座三眼灶,最忙的當然是奶奶,她是“導演”,又是“主角”,她那利索的動作、果斷的指揮、慈祥的笑臉和三眼灶的火光暖和著廚房、暖和著家……

有了煤氣,奶奶用目光注視著那被冷落、被煙灰熏得焦黑的三眼灶,像老農打量著與自己相伴一生但氣息日盡的老牛。奶奶的目光是欣喜還是酸楚?

前幾年,我們家裏還不怎麼富裕,奶奶每天一大早就起來用三眼灶燒飯,煮一大鍋粥要燒上一個多小時。那時我剛上學,爸爸媽媽喝下奶奶燒好的熱粥,就急匆匆地上班去了。奶奶一口一口地喂我,等我喝完,奶奶隻好喝剩下的冷粥了。

冬天,下雪的傍晚,很冷。爸爸媽媽上班還沒有回來,奶奶把火生著了,叫我坐到灶前,那正是我巴不得的事。“你爸爸媽媽還在下雪的屋外工作。”奶奶一邊添柴一邊說。火焰舔著麥稈,火苗呼呼地躥著。奶奶平時整天操勞,實在很少有機會這樣親近我。此刻,灶火溫暖著我和奶奶,奶奶的多少勞累都隨縷縷青煙消散在茫茫夜空裏。爸爸媽媽回來了,一家四口歡快的笑語在屋子裏回蕩著。

望著那“蒼老”如老牛的三眼灶,如同望著奶奶那滿頭白發和那深深的皺紋。

啊,那暖烘烘的三眼灶……

盆景

福建 李偉

我家的窗台上,擺著一盆山水盆景。那令人回味無窮的假山石,放在盛滿一池清水的玻璃盆座裏,一尾尾金魚在水中快活地遊來遊去,真令人心曠神怡。我在學習之餘,經常到窗前欣賞那獨特的景觀,借以散心開懷。

瞧,在那雲霧縹緲的山頂,毛竹挺拔蒼翠、一片蔥鬱,茂密的枝葉遮蓋著半座山峰。一座六角的竹亭,掩映在竹林之中。我常想,這可真是個清幽的仙境啊!一定有些文人墨客,在此仙境之中觸景生情,大發靈感,揮毫題詩。亭下,有一條充滿神秘色彩的羊腸小道,通向一個深邃的小山洞。我這樣的“巨人”,實在弄不清其中的奧秘。至於裏麵有什麼奇觀,有什麼寶藏,也隻有讓孫悟空去瞧個明白了。小亭對麵,是一座異常陡峭的山峰,我稱它為“靈雲峰”,峰下是萬丈深淵。這山峰如此陡峭,也許是對上山求仙者毅力和誠心的考驗吧!半山腰,一座橫穿仙山的山洞更是別有洞天。洞口,兩位鶴發童顏、慈眉善目的老仙翁一邊下棋,一邊悠閑自得地品著仙茶,好不逍遙。看到他們下棋,我忍不住又要插嘴。不過,我還是忍住了——“觀棋不語真君子”嘛!“靈雲峰”下,一片茂密的野藤直垂到山下的水麵,兩隻小猴正嬉鬧攀玩。

與仙山一水之隔的是一塊巨石。一位白發老翁頭戴鬥笠,足蹬草鞋,手持一根沒有魚鉤的釣魚竿,漫不經心地坐在巨石上,還和水上的漁夫、山上的仙人說笑呢!這可真是“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啊!

山下那一池清水,我叫它“東海”。“海”上風平浪靜,兩葉小舟上,捕魚人正在撒網捕魚。不過,“東海”裏,魚實在少得可憐,充其量不過十幾條,可捕魚人毫不氣餒,數年如一日,從未想到過返航。

透過清澈的“海”水,我仿佛看到了東海龍宮。一座座造型各異的樓閣、一條條曲徑通幽的雕花走廊,構成了金碧輝煌的龍宮古建築群。也許,龍王正在接受兒孫們的祝壽呢!

“東海”海底是我用雨花石鋪成的,五彩繽紛、豔麗多姿、別具特色。水麵上,漂浮著一些水藻,寬闊的葉片下麵幾隻小魚正在追逐嬉戲。這是它們很好的保護傘,難怪捕魚人收獲甚微……

這就是我的小盆景,它集錦繡山河之美於方寸之間,令我百看不厭。它使我在課餘時間得到了休息,有了充分遐想的機會,為緊張的學習生活平添了幾分生氣和童趣。我真喜歡它。

玩具

我的十八個好夥伴

廣西 趙兵

在我臥室的書架上,擺著十八個羅漢。他們都是媽媽費了好大勁兒花了十多元錢給我買到的,我可喜歡他們了!從此,他們就成為我的好夥伴了。

這十八個羅漢個個都隻有拳頭大,它們有的念經,有的敲木魚,形態各異,栩栩如生。隻見一個老羅漢的頭剃得光溜溜的,摸上去滑溜溜的。他的袈裟是紅色的,褲子是綠色的,褲子上麵還有黑色的邊,腳邊放著一個黃色的小木魚,色彩鮮豔奪目,顯得莊嚴大方。他的眉毛雪白,眼睛睜得大大的,嘴巴也張大了。他的胡須在空中飄舞著,額頭上的皺紋很深,像在氣呼呼地說:“看我怎麼教訓你!”又好像在歎氣。我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嗬,是一個調皮的小羅漢。老羅漢在生他的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