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

秘書狗告訴你

看了一本書、讀了一篇文章或是學了一篇課文,你一定會有自己的一些感受。特別是一些很有意義的、很感人的作品,更是讓人思潮翻滾,會讓你很想把這種感受寫下來。怎麼樣才能把這些感受寫好呢?其實很簡單,隻要你全麵地把握了文章,然後抓住你最有感受的地方,聯係自己或是他人的生活實際來寫,你就能夠寫出很好的讀後感了。下麵我們一起來看幾篇讀後感吧,從中你可以更好的了解讀後感的寫法,學到更多的方法和技巧!

為狐狸平反

——讀《善於“狐假虎威”的小鳥》有感

北京 李安寧

“狐假虎威”的故事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狐狸仗著老虎的威風嚇跑了百獸,可愚蠢的老虎還以為自己真的不如狐狸呢!

這隻不過是一個童話故事,其實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有這樣的事呢!我從《拉美奇趣錄》這本書中看到了一篇《善於“狐假虎威”的小鳥》的小短文,很受啟發。

文中寫到中美地區有一種會編織鳥巢的小鳥。它的巢很複雜,像罐子一樣吊在樹枝上。可當小鳥下蛋以後就得想怎樣才能保護自己的後代,因為這個地區喜食鳥蛋的動物很多,什麼猴子、野貓、蛇等,它們都很善於爬樹,這樣就對鳥蛋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小鳥有它的好辦法,它將自己的巢和黃蜂巢吊在一起。黃蜂和自己的近鄰和睦相處,而對那些不速之客,就毫不留情了。森林裏的動物都知道黃蜂的厲害,雖然對鳥蛋垂涎三尺,但也隻能望“巢”興歎了。

瞧,聰明的小鳥用的不正是“狐假虎威”的妙法嗎?為了使自己不受別人的侵犯,使用這個方法,怎能說是狡猾呢?在這裏,我要為狐狸平反。在人們的印象裏,狐狸總以狡猾可惡的身份出現,可這次,我們不能光靠印象去評價它,因為它不那樣做,就會成為老虎口中的“美味佳肴”了。

其實,不光動物用“狐假虎威”的辦法,人也經常使用,而且,我還親身經曆過。

那是前年夏天的事了。放暑假後,我想去姑姑家住上幾天,與她家的小弟玩個痛快,可當時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哪有空去送我呀!唉!怎麼辦呢?對!有了……就這麼辦。等到這天中午吃過飯,全家人都睡著了,爸爸也打上了呼嚕,我悄悄地爬起來,寫了一封信,壓在了茶杯下。信是這樣寫的:

爸爸、媽媽:

由於你們工作太忙,我隻好獨自去姑姑家,請放心。

小寧

寫完之後,我便躡手躡腳地走出屋,騎著嶄新的“飛鴿”自行車出發了。

俗話說得好,“熱在三伏”,外麵果真是驕陽似火。我走在小道上,前後無人,兩邊全是青棒子地,還別說,真有些毛骨悚然!這時,我聽見後麵有聲音,回頭一瞧,立刻就緊張了。原來是個穿T恤衫、牛仔褲的年輕人,打扮得特別時髦。他騎著一輛自行車,目不轉睛地盯著我。我心想:這人呀,絕不是善類,莫非他相上了我的自行車?想到這兒,我心中有些害怕,速度明顯加快了。那個人窮追不舍。怎麼辦呢?我手無寸鐵,四下又沒人。正在我手足無措的時候,忽然從岔道口出來一個三十多歲的人,長得十分強悍。這時我也來不及想什麼了,便衝那個素不相識的人喊上了:“二叔,您在這兒看瓜呀!”說著便騎車朝那人湊過去。那人一聽我喊他二叔,愣了,也許他在想:咋突然冒出個侄兒來?等我到了他跟前,回過頭一瞅,那個壞蛋從另一條岔道溜了。我這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向那個素不相識的人說了剛才發生的一切。沒想到,他竟還一個勁地誇我聰明呢!

你看,我不正是借用別人的力量嚇跑了威脅自己的人嗎?難道有人會說我“狡猾”?這也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得已而為之罷了。所以我說不能用老印象評價狐狸,你說對嗎?

讀《幸福是什麼》後

江蘇 趙銳

“幸福”是一個美好的字眼,許多人都在追求它。然而,什麼是幸福,人們的理解各有不同。就拿我來說吧,過去,我以為過春節那才幸福呢!既能得到壓歲錢,又能穿上新衣服;既能吃上好東西,又能逛五彩繽紛的燈會。總之,仿佛吃好穿好就是幸福。其實,我也似乎覺得這也太孩子氣了。那麼,幸福究竟是什麼呢?我始終感到迷惘。我讀了《幸福是什麼》這篇童話故事後,受到了啟發,找到了答案。

這篇童話故事主要寫了三個牧童通過共同的勞動,砌了一口井,做了一件好事。智慧姑娘代表森林裏的花草樹木和動物來感謝他們,祝他們幸福。牧童問:“幸福是什麼?”智慧姑娘要他們自己去弄個明白,10年後再到這裏相見。10年過去了,三個牧童果然在小井旁邊又相見,他們各自談了自己的幸福觀。當醫生的、幹各種雜活的和留在村子裏種地的,他們都說,用自己的勞動,做了對別人有益的事,別人幸福,自己也感到幸福。智慧姑娘聽了後說:“你們三人都明白了:幸福就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就是我找到的什麼是幸福的答案。

掩卷沉思,智慧姑娘一語道出了幸福的真諦,撥開了我思想上的迷霧,我不禁為過去的幼稚無知而羞愧。吃好穿好就是幸福?不見得。凡事要看具體情況。電影《紅樓夢》裏錦衣玉食的賈寶玉幸福嗎?別說我們有什麼看法,他最終自己都覺得那種“幸福”難熬,撒手溜了。沒有好的吃,沒有好的穿,日子過得艱苦就不幸福?也不見得。方誌敏烈士為革命一生過的是清貧艱苦的生活,可是,在他的《可愛的中國》裏不是講了他的一生是樂觀、幸福的嗎?為什麼不同的人對幸福有不同的看法呢?反複思索,我悟出了道理:人生觀決定個人的幸福觀。怎樣看待幸福,關鍵是看我們要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準備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你看,這樣的人是有的:一輩子隻是為自己。自己吃好穿好,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那樣的幸福不用說是低級的,他的一生也是無價值的,這為我們所不取。因為我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是索取。我們是新中國的少年兒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我們的一生應該是很好地盡一個共產主義接班人應盡的義務,做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人們幸福,我們從人們的幸福中感到幸福。即使生活艱苦,我們雖苦猶樂,幸福無比。你看,守衛祖國邊疆的戰士們,他們放棄了自己舒適的生活,遠離家鄉,來到硝煙彌漫、炮火連天的戰場上。他們吃的是壓縮餅幹,喝的是苦澀的地下水,住的是陰暗潮濕的貓耳洞,還得時時防著蚊叮蛇咬。他們的生活夠艱苦的了,但他們懂得艱苦奮鬥就是幸福,為人民吃苦就是光榮。他們崇高的心願是“戰死沙場我心願,祖國人民要安全”,“虧了我一個,幸福十億人”。他們的無私奉獻,換來的是國家昌盛、人民幸福。他們的心願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理解、信任和尊敬。他們很好地盡了人民的兒子應盡的義務。萬家的歡樂、幸福有他們的功勞,所以他們感到自己是真正幸福的人。革命導師馬克思有句著名的格言說得對,“能使大多數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

智慧姑娘,我感謝你!你使我變得成熟多了,你使我不僅認識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而且,使我懂得今後我的一生該怎樣度過,該怎樣做人!我立誌從小樹立革命的幸福觀,為人民的幸福而活著,我的一生一定會沐浴在幸福的雨露和陽光下。

《養花》讀後感

北京 陳仕清

今天,我讀了現代著名文學家老舍的文章《養花》。因為我對老舍先生的作品慕名已久,所以現在捧在手裏,讀得格外仔細。

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通過自己親身的養花實踐,體會到養花的樂趣。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收獲很大。

“不勞動,連棵花也養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對於文章裏的這句話,我是有很深的體會的。做什麼事都要付出勞動,想不勞動便得到勞動果實,那隻能是空想,隻會一事無成。就拿我的學習來說吧,以前,我很懶,連課堂筆記也不記。到了考試的時候,便來個“臨時抱佛腳”,東抄西借,蒙混過關。我的成績很不穩定,總是晃來晃去,這就是我沒有付出勞動的緣故。今後,我要一改以前的壞習慣,在學習上多付出些勞動,穩紮穩打。隻有這樣,才能鞏固學到的知識,也隻有這樣,才會使學習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

“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得到適當的調節,有益身心,勝於吃藥。”對於這點,我的體會就更深了。我現在正上畢業班,學習非常緊張,作業也非常多。我們的學習任務異常繁重,每天放學後,我帶著被硬塞進去的知識脹得隱隱發痛的腦袋回到家中,二話不能說,又要馬不停蹄地打開書本繼續作業。如此爭分奪秒,往往卻事與願違,常常做不到一會兒,我便會有頭昏腦漲的感覺。時間稍長,我眼前便會直冒金星。如果我逞能再堅持一會兒,人就搖搖擺擺,不能堅持了。書啊、本子啊,在飛舞著打仗;那一行行熟悉又整齊的文字也變成了參差不齊、歪歪扭扭的蝌蚪文。我知趣地在腦門上澆些冷水,人頓時清醒了許多。可是,這辦法用多了也不頂用。後來,我做一會兒作業,就到屋外跳幾下,活動活動筋骨,借此清醒清醒腦子,然後回到屋中再寫一會兒,然後又出去,這樣往複循環,我覺得好多了。而且,我覺得采用這種辦法後做的作業,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讀了這篇文章,我受益匪淺,既懂得了真理,又學到了好的學習方法。

保爾鼓舞著我

——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河北 陳伊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我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它是我最喜歡的課外讀物之一,其中有關人生意義的段落,我還能流利地背誦呢!

人應該怎樣地活著才有意義呢?保爾·柯察金用行動回答了這一問題。看,他在殘廢後,毫不灰心,還要頑強學習、努力工作,並且開始了文學創作。後來他雙目失明了,這對於已經癱瘓的人來說,又是一個多麼沉重的打擊呀!可是他卻毅然拿起筆來,摸索著,堅持寫作,每寫一個字,他都需要付出極其艱苦的勞動。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於成功地寫出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在暴風雨裏誕生》等小說。讀著、讀著,我禁不住熱淚盈眶、心潮澎湃。保爾那堅毅的臉龐,仿佛就在我眼前。保爾這樣一個普通的戰士,竟有比鋼鐵還要堅強的意誌,這是什麼力量在鼓舞著他呢?哦,我終於明白了!這是那最偉大、最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在召喚著他創造奇跡哩!這就是他頑強地與疾病作鬥爭的動力。

保爾,可敬可佩的共產主義戰士,您為我樹立了身殘誌堅的光輝榜樣。我也是個殘疾人:我從生下那天起,就得了先天性心髒病。十幾年來,病魔纏著我,使我不能像同學們那樣活躍在操場、球台旁,參觀、看電影、參加集體活動也就更不用提啦。因為我稍微活動一下,就會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我上學校讀書全靠爸爸用自行車來回接送。在學校裏,他將我從一樓背到四樓,放學再由四樓背到一樓。我的中飯隻得由別人送到教室裏來吃。我常常想:像我這樣連小便都需在教室裏解的人,長大了能幹什麼呢?正在哀歎前途渺茫的時候,我忽然找到了榜樣,這榜樣就是保爾·柯察金。

保爾使我增添了力量,保爾使我鼓起了勇氣。保爾教育我如何正確對待疾病、如何正確看待前途。保爾,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還要為壯麗的共產主義事業奮鬥。我,一個在黨的陽光雨露哺育下成長起來的新中國的少年兒童,怎麼能做疾病的俘虜呢?我智力不差,能夠學到不少的知識。我長大後,雖然不能背起鋼槍保衛祖國,也不能戰鬥在烈火熊熊的煉鋼爐旁,但我可以把我所學的知識,貢獻給人民,為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有了奮鬥的目標,有了學習的榜樣,就能鼓舞我和病魔作鬥爭,使我堅持天天上學,認真聽好每一堂課,按時完成作業,同時積極鍛煉身體,練習邁步,有時還練習獨自回家。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真好啊!我還要從中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我和凡卡比童年

——讀《凡卡》有感

吉林 那秋明

“親愛的爺爺,發發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裏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讀過《凡卡》的人都知道,這是凡卡在給爺爺的信中懇求爺爺把他帶回去時說的話。當我含著淚水讀完《凡卡》這篇催人淚下的文章後,我對凡卡產生了深深的同情。

《凡卡》這篇課文描寫了一個由農村來到城市做學徒的9歲兒童凡卡的悲慘遭遇。凡卡是生活在沙俄時代的窮孩子,9歲就到鞋匠家做學徒,過著非人的生活,經常挨打、挨餓、挨凍。他實在忍受不了,才給爺爺寫信,懇求爺爺把他帶回去。凡卡為何有著如此悲慘的命運呢?那都是因為他生長在俄國沙皇統治最黑暗、最殘暴的年代。在那個黑暗的社會裏,窮孩子是永遠得不到幸福的。而我們這些生活在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少年兒童,卻從小過著幸福的生活。

凡卡年僅9歲就做了學徒,過著悲慘的生活;而新中國那些跟凡卡年齡相仿的少年兒童,卻都早就背著書包上學了。凡卡經常挨老板的打,受夥計們的捉弄。而我們這一代大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是爸爸媽媽的掌上明珠、心肝寶貝,含在嘴裏怕化了,放在手裏怕摔著。父母疼愛我們還來不及,哪裏舍得打我們。

凡卡一日三餐都隻吃那麼一點點兒東西,他經常餓肚子。而我們經常吃雞鴨魚肉,吃什麼都講個營養。可我們並沒有滿足,仍然讓父母買這買那,還經常浪費糧食,我自己就曾經把白花花的大米飯倒掉,現在想起來,真是慚愧萬分。

凡卡睡在過道裏,沒有床,經常挨凍,而我們現在住在樓房裏,冬天有暖氣,住在裏麵暖烘烘的,一點兒也不冷。

凡卡的童年是孤獨而悲慘的,而我們這些生長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裏的孩子,每一天都充滿歡樂與溫馨,人人都有一個金色的童年。這是多麼鮮明的對比啊!

凡卡那懇求爺爺把他帶走的話語又回響在我的耳邊:“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我又陷入了沉思中,凡卡隻不過是受摧殘的舊俄羅斯人民生活的縮影,在那個黑暗的社會,有多少窮孩子和凡卡有著同樣悲慘的命運啊!

通過學習《凡卡》這篇課文,我知道了我和凡卡的生活有著天壤之別,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熱愛偉大的社會主義祖國,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觀後感

秘書狗告訴你

在看了一部很感人的影片之後,你會不會有很多的感觸呢?你是不是很想把它及時地寫下來呢?同時是不是也為不知道怎樣才能寫好而煩惱呢?不要急,讓我秘書狗來告訴你吧!寫觀後感,你首先要簡單介紹一下影片的內容,讓讀者對這部影片有一定的了解,然後你可以抓住你最有感觸的片段來重點寫自己的感受。當然,你要聯係實際來談自己的感受哦,要做到“觀”和“感”的有機結合。這樣,你就能寫出很不錯的觀後感了。說了這麼多,我們再一起來看看幾篇優秀的觀後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