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慘淡經營(2 / 2)

“隻能勉強維持住,打平就是最好的結果,整體行業不景氣,確實沒有好的出路。”

這麼多年下來,吳衛東也不是當年那個隻會畫圖的技術人員了,從市場到銷售,他全都經曆過一遍了。

吳為二世為人,對很多事情的認識是超越這個時代的,因此他有了一個想法。

“爸,您說的不錯。自從我們國家入世之後,吃到了出口的紅利,但是同樣,也受到了衝擊,紡織業就首當其衝。”

吳衛東眼睛一亮,兒子的話高屋建瓴,一下子說中的其中關鍵。

“這些年我們自己勞動成本的上升和原材料價格波動,使得運營的成本越來越高。其他一些地區和國家的紡織業發展很快,價格很低廉,就讓我們很難在國際市場上立足,慢慢就成了人家的下遊產業。像姨媽她們原來所在繅絲廠,前兩年也因為資不抵債,倒閉了。”

吳為侃侃而談,希望能讓父親認識到真正的大環境。

“是呀,兩百多號人一下子全都下崗了,他們也是無奈啊。”吳衛東歎了口氣。

“所以啊,原先這條路肯定走不通了,隻能轉型。”

“轉型?”

“人挪死,樹挪活,這個道理您應該比我懂啊。”

“那轉型做什麼呢?”吳衛東漸漸把兒子當成了一個可以平等溝通的對象。

吳為抿嘴一笑:“這個呢,容我賣個關子,等我高考完,去廠子裏看看就知道了。”

“你個臭小子,還跟老爸賣關子!”吳衛東一個巴掌抽了過去,一點力氣卻都沒使,輕輕落在吳為的頭上。

吳為也不躲,嘿嘿直笑。

“你這些東西都從哪兒學來的?”吳衛東很好奇。

“看書啊,書上都有。”

吳衛東沒有多疑,畢竟孩子長大了,青出於藍,看到兒子見識比自己還廣,他開心都來不及。

其實吳為知道,父親舍不下廠子,並不是貪戀那個位子,那是為了廠子裏那些工人們。

不少當年都是父親在村子裏的發小和同鄉,感情深厚。

吳衛東當年是村裏子第一個考上大專的,雖然不是大學生,在那個年代也屬於鳳毛麟角了。

大專畢業被分配進了廠子,一幹就是二十多年。

父親身上背負的,不僅僅是一個廠子,而是全廠百十個家庭的命運。

即使是勉強苦撐,他也從來沒有放棄過。

吳為知道,廠子已經入不敷出,銀行的貸款還有三個月就到期了,壓力可謂山大。

看著父親略帶斑白的雙鬢,吳為的鼻頭有點酸酸的。

下定了決心,一定要幫助父親把廠子救活,讓父親能更輕鬆一些。

有了第一天數學的出色發揮,後麵兩天的考試,吳為異常的輕鬆。

第二天下午的英語,吳為超常發揮了,因為當年為了陪俞清秋考托福,把他的英文也硬生生拔高了。

他寫完了作文,稍微檢查了一遍,就放下了筆,看了看牆上的鍾,還有大半個小時才結束。

於是,他重複了昨天考數學時的動作,又趴了下去,開始進入了夢鄉。

這個夢很甜,因為他夢見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