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安石出山
於是太後成了太皇太後,皇後成了太後,少年成了皇上。
稚氣未脫的臉蛋,坐在龍椅上,還覺得當皇帝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不過臉上還有著失去父皇的哀傷,像是丟失了某個心愛的玩伴一般。
他如今呆在禦書房,再也不用像以前玩躲貓貓那樣偷偷的了,可以關明正大的看自己想看的東西了。
而先生再也不會麵對麵的和他坐在小茶幾跟前,給他講書本上的知識、和他的見解,得意的時候略有些無奈的笑道:這不是臣的觀點,是王安石的觀點。
那個以前天天跟在父皇後麵的老公公,現在整天跟在他後麵,說實話,他不喜歡那老頭,太嚴肅了,央求了母後好幾次要換以前身邊伺候的小李子,胖嘟嘟的很可愛,可是母後不同意,母後說有閻公公在,她放心。
有些東西,可以光明正大的看的時候,就不太好玩了,像以前他處心積慮等著父皇不在禦書房的空檔悄悄溜進去,看的如饑似渴,驚心動魄,好像自己就在書中,而且常常害怕有人闖進來。
可是如今放在少年天子麵前,他也提不起勁。
父皇給他留書了,據說父皇的父皇也給父皇留書了。看留書是件很奇怪的事情,以前覺得父皇不太親近,可是看著那書寫的文字的時候,就想到了父皇,又覺得天底下最親近的人莫過於他了。
那個老是咳嗽的男人,臉色總是很白,笑容總是很溫暖的男人,總是喜歡躺在軟塌上的男人,就這樣離開了他,如今書房裏那個熟悉的軟塌也沒有了,隻有他自己。
少年覺得冷清,不喜歡呆這裏,雖然這裏是他曾經最想獨自來的地方,可是現在卻是他想逃的地方,所幸還有一個整日似睡非睡的老太監一起呆著,讓少年莫名的不覺得害怕。
他不敢在母後麵前表現的傷心,貌似母後更傷心,漸漸的他也不在母後跟前撒嬌,下意識的覺得做一個不撒嬌的男孩,母後會高興,她會露出很好看的笑容,少年覺得母後是天下最好看的女子,當然除了禦書房裏的一副畫,那個女子穿著男裝,可是他卻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不過這個是秘密,他是天子,自然要有自己的秘密。
如今少年一身明黃,接受朝中大臣的朝拜。
他很中規中矩的按時坐在龍椅上,無論底下群臣所奏連篇累牘,時間多長,他都和顏悅色,耐心聽取,沒有一點厭倦的樣子。開始小皇帝這樣,大臣們還覺得不錯,皇帝風度極好,看來是個明君,不好對付。可是久而久之,不免就有些老臣心中另有所想,覺得小皇帝沒帶腦子也沒帶嘴,隻空有了一雙耳朵來上朝,聽完了奏章不表態也不決斷,讓說的口幹舌燥的大臣很尷尬。說好聽點是謙虛,說難聽點就是軟弱無知。
不過也怪不得這些老臣的心思這麼大逆不道,因為仁宗駕崩,新皇繼位,還沒有正經幹什麼事就和大臣們說拜拜了,再來的小皇帝隻是個黃口小兒,怎能服眾,若不是還有兩宮太後坐鎮,這個國家似乎政變的可能性很大。
小皇帝隻聽話不說話,於是很多大臣開始懈怠。
漫不經心,連上朝都開起了玩笑。
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三個月過去了。朝中不知不覺忽然少了一些人,多了一些人,這時候朝中的大臣才驚的後背涼涼,小皇帝看似很傻很天真,其實很黃很暴力,一下子把當年的老臣都給捋了個幹淨,當然也有人覺得是背後的人支持。
如今朝中盡是一些新麵孔。
什麼司馬光,蘇軾,呂惠卿……
小皇帝在禦書房開奏章,左邊是看過的,右邊是沒看過的,中間是正在看的。他的習慣似乎和仁宗很像,不過正在看的奏章下麵還有一本雜書,小皇帝會看看雜書,約半個時辰,後麵的閻公公就會咳嗽一聲提醒他要看奏章了。
閻公公身邊還帶了個小公公,眼睛很亮很亮,看上去人卻有點木木的,隻會盯著人腳看,害羞的樣子,少年天子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小公公。
有時候少年會有一些疑問,然而如今韓先生不再常常來教學了,他眉頭一皺,後頭的閻公公就會解答,聲音清脆柔和,一點不像他的臉,老的和白樹皮一樣。
閻公公懂得很多東西,幾乎比韓先生知道還多,當然不是同一層麵的東西,他當皇帝的疑問很多已經不適合問韓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