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生小包子(1 / 2)

第九十二章:生小包子

小皇帝鬧肚子,把一眾禦膳房的兄弟們給連累了。

左伊鬧肚子,把老王給緊張壞了。

第二天早朝看宰相和皇帝都一臉勞累,臉色蒼白,讓同誌們都很疑惑,難道又發生什麼大事了……

於是這一天的朝會開的特別小心翼翼,大家說話都特別緊張,尤其是時不時看宰相一臉心不在焉,疲憊的模樣,皇帝更是快瞌睡過去的樣子,更是讓臣子們緊張無比。

一解散,小皇帝臉色匆匆忙忙的走了,宰相老王也急急忙忙的離開了,更是讓想打聽消息的人猶疑不決。

宮裏兩宮太後也不是傻子,發生這麼大的事情,總是有蛛絲馬跡,於是閻公公遭殃了。

一代老人,果然就跌在了這件小事上。想當初把皇後給做了就沒什麼關係,想不到如今帶一個小孩出去玩,居然被抓了。

於是老閻光榮退休了,太後念他是老人,成全他可以養在宮裏,也可以出去外頭尋個院子,但是不能出汴京。

其實老閻心裏清楚,自己遲早要退,這隻是一個借口而已,太後不喜歡這個宮裏比他還熟悉的人。但是小皇帝卻心中內疚,都是他自己害了閻公公。

想著能補充閻公公就好了,於是想到了那個養老保險,不聲不響的派人去辦了,然後問閻公公有沒有什麼想法。

老閻想了想,說那個太學那邊的院子挺不錯的,能不能賞給他養老。小皇帝一聽,當下就答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個院子而已。

心中也鬆了一口氣,這樣就不算太虧待閻公公了,不過剛剛閻公公答應的時候,他還真有點鬱悶,皇帝讓你提就提,萬一提個不識抬舉的,自己怎麼拒絕。還好,老閻挺識相的。

在宮裏混的,哪一個不是人精,老閻要了那個屋子不僅僅是養老,還有皇帝念他好的意思,看他昨天在那裏玩的那麼開心,今後一定會常常想念那地,而自己住那裏一定也會讓皇上記起。

自己在宮裏這麼多年,壞事也沒有少做,老了要保全不容易。

……

左伊這邊不知道因為一頓烤土豆,把閻公公給拉下馬了,還在家中規矩的過著孕婦養生保健日子。

如今她身邊都是老人,那老態龍鍾的宋媽姆,還有王家老仆王大娘,小七同誌因為每次左伊作案都有她的份,王安石一生氣,給嫁了出去,絕了後患。

那邊望穿秋水的大齡剩男杜小月高興死了,一口氣把自己的娶媳婦基金從建行裏提取出來,也在汴京買了個小宅,誠心誠意的邀請小七去看房子。

果然,女人都是受不了房子的誘惑的,抱過大牛,爬過大樹的小七,看著房子裏院子中間那顆通天大樹,看著大樹旁邊拴著的那頭奶牛,高興的點頭答應了。

朝中變法在繼續。

沒有了憂鬱的小蘇在身邊,光哥獨自憂鬱。當初小皇帝在太後的指示下召集臣子,詢問如何解決財政困難。

光哥很實際的說,首先應該節省朝廷開支,注意節流,如皇親大臣的大量賞賜可以節省下來。

這句話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後頭的太後們聽了就是很不高興,不賞錢了,就沒有那高高在上的姿態了,沒有給馬吃草,馬兒怎麼願意跑……

王安石雖然剛剛入朝廷可是明顯比光哥老道,他說:我不同意這種看法。

就這一句話,後麵的太後就覺得舒坦,把她們想說的都說出來了,難怪先皇仁宗念念不忘說此人可用。

王說:節省開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應該從理財上著眼。

這個理財說的文縐縐的,其實就是增加財政收入,如何增加,當然是收稅,隻是方式和名目不同。王的本意當然是摒棄那些亂七八糟的苛捐雜稅,統一收稅,不讓錢亂流,直接入國家財政,這樣百姓好,國家也好。

可是光哥不同意,當場跳出來反對,他是外地當過官的,王的這個想法太美好了些,最後的結果可能隻是又給地方官增加一種斂財手段而已。

話是這麼說,可是太後們還是傾向於王安石的提議,畢竟百姓的死活很遠,國庫的空虛很近。

總而言之,王的變法在繼續。

左伊也頭疼,明知道老公幹一件無功而返的事情,可是又隻能眼睜睜的看著,這種國家問題,不是一個變法能解決,也不是左伊一個偽宋朝人可以搞定的。

隻能一方麵想著彌補,幸好上次小皇帝去健身銀行為閻公公搞定了養老基金,也了解了一翻,到王安石耐著老婆的逼迫,說到建設銀行和朝廷合作發放俸祿的時候,想不到小皇帝居然點頭了,一下子就通過了,連兩個太後都沒有提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