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墓誌銘啊
曆史上沒有哪一個皇帝支持臣子像宋神宗支持王安石這樣徹底了。
神宗成年的時候,太後不再插手國家事務,一切由他自己做主。在君臣的共同努力下,均輸、青苗、農田水利、免疫、市易、方田均稅、保馬等諸項新法相繼出台,幾乎涵蓋了社會的各個方麵。
用宋朝的新聞聯播總結來說:這場變法使得宋王朝又重新恢複了生機和活力。新法的施行,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社會生產力也有了巨大的發展,墾田麵積大幅度增加,全國高達7億畝,單位麵積產量普遍提高,多種礦產產品產量是漢代、唐代的數倍至數十倍,城鎮商品經濟取得了空前的發展。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也有明顯的提高……
改革派是人人臉上有光,走路都生風,保守派的很低調的不吭聲,他們發出的反對的聲音很快被正麵的新聞聯播給滅了。
這一天,改革派開慶功宴。宴席上已經擺好美酒佳釀,來的客人按位置大小主次落座,便開始觥籌交錯起來。每人一句誇的王安石天上有地上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王安石看著這些人,想到小妻子對自己的忠告,說自己本意是好的,可是改革派投機的人太多,最後恐怕,事與願違……
是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安石和小妻子第一次產生了分歧,自那以後,王盡量不把工作帶回家,可是情況卻越來越和妻子說的相似,看著這滿院的繁華,王安石打心眼底生出了無力感,還不如當初小蘇在朝廷對罵,光哥在那裏和自己據理力爭。
酒過至酣!王安石站起來,對大夥說:我作出了個艱難的決定,準備辭職了。
一時間大夥都驚恐了,至少是表麵驚恐了,改革派裏頭很多人都是靠王安石發家的,但是也有很多人想取代王安石。比如二號大員呂惠卿,可是他當場就抱著王安石哭起來,哭的眼淚鼻涕都擦到了王安石身上,哽咽的說:“王相,你不要走,你走了我們怎麼辦,你是我們的再生父母,你是朝堂的指明燈,有你在,我們才能走的更遠……”
看的人無不落淚,紛紛都說呂大人真是賢人,重感情。
王安石淡淡的推開呂惠卿,看著這個跟著自己派係一路爬上來的人,心道,小妻子說此人不對,如今看來,是真的。自己真要走,收獲最大的是他,他能抑製住狂喜,卻是在場表現最悲傷的人,此人的心機,如果不用於正事,改革派衰也。
事實上,不僅僅是麵前這個人,王安石看著這些觥籌交錯的人,心很痛,因為他不得不麵對現實,這些年,光哥外調了,小蘇因為烏台詩案被貶了,他們政不同不相為謀,可是私交卻是不錯,王一直和他們有書信來往,如果不是這樣,他恐怕真會被這喜氣洋洋的場景所蒙蔽。可是很多事情是心有餘力不足,若不是朝堂中還有沈兄這樣的中堅分子支持,王安石恐怕心中更加寒冷,像今日這樣的慶功宴,並沒有沈括的身影。
王安石這幾年宰相當的外號都來了,稱為拗相公,決定的事情,十匹馬都拉不回來,說實話,按他的性子混官場並不好,虧的皇上的信任,還有身邊的得力助手沈括,很低調的補缺補漏,雖沒有呂惠卿能來事,但是王安石心中這點至少是看得明白的。
一桌的繁華,他是該退了。
回到家裏,穿上常服的老王,才發現老婆居然比自己更忙。
王安石好奇老婆幹嘛,跟著去看,才發現,建設銀行如今已經完全掌控了國家的財政走向,裏頭最大的參股人居然就是皇帝本尊。
看著平日自己的上級皇帝,從小孩成為少年成為青年,氣勢一天勝是一天,這也是老王鴨梨很大想辭職的原因之一了。可是這會子看到平日自己麵前不苟言笑的皇帝在自己老婆麵前,很熱情的跑腿,王安石的世界有些崩潰……
可是看著小妻子,這麼多年了,笑容依舊眉眼彎彎,看皇帝的眼神居然有著莫名的依戀的感覺,王開始警惕了。不會吧,你那死去的老爹和我搶女人就算了,兒子又來插一腳,看來自己退休的好。
於是趕緊回家和老婆商量,退都退了,在京城裏頭人多眼雜,不如我們回江寧吧,那畢竟是我們的故鄉,也不怕老了回去沒事幹,繼續去書院當先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