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造通信衛星(2 / 3)

無線電電子學和天文學的結合,創造了神話般的奇跡,讓無線電跟天文學攜起手來,它將使我們加快認識浩瀚的宇宙。

許多年來,在人們麵前,始終擺著一個謎一般的問題:在別的星球上有生命嗎?他們有沒有高度文明的社會?

要回答這個問題是不容易的,但是科學家們從大量的觀察中斷定,在我們太陽係裏的別的行星中,大概是不會有高級動物存在的。但是太陽係隻不過是宇宙滄海之一粟,單單銀河係就有1000億個太陽那樣的星球,何況銀河係也不過是宇宙的一個角落;在億萬顆恒星和它的行星中,誰能斷定就沒有其他高度發展的生物呢?雖然這樣,但是迄今為止,誰也無法證實這一點。盡管從伽利略發明望遠鏡到現在已經好幾百年了,射電望遠鏡也早已問世,但是遺憾得很,望遠鏡在這個問題上還不能給我們多大的幫助,因而有許多遙遠的星星,人們還不曾相識。

看來隻有更進一步發展的無線電技術,才能揭開太空中長期保守的秘密。因為在指派宇航員飛出太陽係之前,像探索火星和金星那樣先讓儀器著陸的試驗是絕對必要的,有了高度先進的無線電設備,我們就可以隨時通過電磁波,先向這些宇宙深處的“居民”掛個“電話”,了解一下那裏的情況。

如果我們能給遙遠的星星掛“電話”,或者用沒有噪聲的儀器搜索來自太空深處的電磁波,那麼,最後斷定別的星球上有沒有人和生物,應當是可能的。不過由於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覆蓋著大氣的“海洋”,無線電磁波不是被大氣所吸收,就是被電離層所反射,怎樣找到便於無線電進進出出的“窗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在探索“透明”的無線電磁波之“窗”的過程中,經過長期的研究,人們認為,用波長等於3~30厘米的無線電信號去進行宇宙聯係是十分有利的。甚至有人還作過這樣的猜測,假定別的星球上也存在著人類,他們應當也正在用這個波長探求著和外界的聯係。

真是巧得很,在這個波長範圍內,我們恰恰發現了一個來自宇宙空間的電磁波,它的波長是21厘米。這個電磁波是從恒星之間的氫原子裏“廣播”出來的。為什麼微小的原子有時候會像無線電台一樣地進行廣播呢?難道說在它裏麵還能裝得下振蕩電路嗎?當然決不會是那樣!原子輻射電磁波的原理和普通發射機的工作有顯著的不同,它不需要用線圈和電容,而是在原子內部的電子所處的狀態發生改變時輻射出來的。

在地球上,發現和研究由原子輻射出來的電磁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人們已經成功地製出了能夠不間斷地工作,並發出足夠大的功率的“原子振蕩器”。這種振蕩器的發明,在人類的生活中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因為從現在的實際情況看來,星際空間中氫原子的自然輻射是很弱的,有了功率足夠大的信號,那就完全有可能壓過了它,一直傳到“天邊”的星球上。

微波是怎樣用於偵察活動的呢?

專家們認為,用大功率的微波從建築物的一側輻射進去,而在另一側加以接收的話,就可以顯示出屋子裏人物的動靜。甚至於人手裏拿的什麼,嘴裏吃的什麼,也都能顯示出來。微波輻射還能探測出窗戶和空氣調節管道因為說話而引起的微小振動,並且可以讓這種振動對微波信號進行調製,然後再從回波中檢出這個信號來,恢複出原來的聲音,或者用微波監視著人的嘴唇的活動,把他的講話推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