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預防電腦輻射(2 / 2)

此外,在操作電腦後,臉上會吸附不少電磁輻射的顆粒,要及時用清水洗臉,這樣將使所受輻射減輕70%以上。

被動防護法,就是除了改善工作環境和注意使用方法外,采取給經常接觸和操作電腦的人員配備防輻射服、防輻射屏、防輻射窗簾、防輻射玻璃等措施,以減少或杜絕電磁輻射的傷害;主動防護法,則是從電腦電磁輻射的“源頭”——顯示器和機箱等部件下手,將其消滅或屏蔽。選購市麵上實力廠家推出的符合“綠色電腦”標準的產品;二是自己動手做,即選購通過各種認證標準的“綠色”電腦配件,打造自己的健康電腦。

知識點

濾色鏡

濾色鏡通常是由有色光學或有色化學膠膜製成。使用時將它裝置在鏡頭前或鏡頭後,用它來調節景物的影調與反差,使鏡頭所攝取的景物的影調與人的眼睛所感受的程度相近似,也可以通過濾色鏡來獲得某種特定的藝術效果。濾色鏡在攝影創作、印刷製版、彩色攝影及放大和各種科技攝影中被廣泛利用。

各種濾色鏡的不同顏色,是由各種不同的色素構成的。同一色素的密度不一樣,所形成的同一顏色的深淺濃淡也各不相同。按色素的區別,常用的濾色鏡可分為黃、黃綠、橙、紅、綠、藍多種。每種顏色的濾色鏡,通常用阿拉伯數字標定濾色鏡的色素密度,這就是濾色鏡的號數。

不同顏色的濾色鏡對各種色光的通過率也不相同。同一種顏色的濾色鏡,其顏色的濃淡程度不同,對色光吸收和通過程度也有區別,顏色深的吸收多通過少,顏色淡的吸收少通過多。

延伸閱讀

水汙染

水汙染是指被任何進入水體的物質,造成水中生態環境變化的狀態。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中為“水汙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麵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汙染。

水中的汙染物通常可分為三大類,即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學性汙染物。生物性汙染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物理性汙染物包括懸浮物、熱汙染和放射性汙染;化學性汙染物包括有機和無機化合物。

水汙染物有多種來源,主要分為自然產生的和人為產生的兩種。

自然產生的汙染,如森林落葉落花,暴雨衝刷造成的汙泥流入,火山噴發的熔岩和火山灰,礦泉帶來的可溶性礦物質,溫泉造成的溫度變化等。

人為產生的汙染要複雜得多,其中工業由於采礦和生產製造,排出含有毒的重金屬或難分解的化學物質,農業使用的農藥和化肥,這些物質流入水體都會迅速殺死所有水生生物,並且使水體無法恢複正常狀態。

除了工農業汙染物外,隨著人口增加,人類生活用水也增加了排放量,如洗澡、廚房、廁所等,這類水雖然不含有毒物質,但含有大量含氮、磷的植物營養物質,造成水體成為缺氧狀態,藻類死亡還產生有毒物質,致使水中魚類大量死亡。在海水中一般迅速繁殖的藻類是紅色的,因此叫“赤潮”,在淡水中的藻類可能有各種顏色,所以叫“水華”。水體出現赤潮和水華都表明是汙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