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言就這樣眼睜睜的看著那乞討者生噎了一個饅頭,然後那乞討者像他擺手,似乎示意吃飽了。

“不用怕,不夠還有,你先把這幾個吃完。”顧言十分溫和的語氣說。

那乞討者聽到這話又強行了吃了一個半,然後表示真的吃不了了。

見到乞討者真的吃飽後,顧言這才點頭離開。

他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讓那乞討者再一眼看去根本找不到顧言的身影。

相比起一點錢,顧言給了那乞討者更加能填飽肚子的饅頭。

一袋饅頭五個,共計兩塊,非常完美,不光這一頓能吃,吃不了下一頓仍然能吃,就算那人是裝的可憐,這幾個饅頭也帶不給那人多大的利益。

“真有你的。”

江萊是在一旁目睹了顧言為了不讓那乞討者將饅頭浪費盯著人家吃完兩個饅頭,看完這波操作後,她不禁覺得顧言人還算不錯的。

“基操,勿六。”顧言擺了擺手示意不用誇獎。

事實上,江萊也沒想誇獎。

...

忙乎了這一路,時間已經是下午三四點了。

夕陽殘血,帶著溫度的暖陽斜射到步行街上,給這路過的行人帶來餘暉最後的一抹溫柔。

顧言似乎還沒有打算回家的意思,因為今天出門前他製定的任務沒有完成。

除了給江萊買衣服以及換個手機外,他還要給江萊辦張手機卡,正好他換下來的這小手機能給江萊使用。

盡管可能江萊不會操作,但是在這個世界生活沒有手機怎麼能行,慢慢學遲早能學會。

還有就是給江萊買點能夠了解這個世界的書籍。

江萊也沒有身份證,所以手機卡的號主名字隻能是顧言,挑選了一個手機號,辦了個基礎套餐後,江萊也算是正式擁有了手機卡,當然,顧言還沒有跟江萊說是為她辦的。

這之後顧言又帶著江萊來到了新華書店。

流水的書店,鐵打的新華,雖然在這個電子閱讀衝擊的時代,紙質閱讀的數量大不如從前,但是新華書店仍然屹立在各個城市之中。

顧言在排列的書籍中找到了中華上下五千年,新華字典,溝通的藝術之類的書籍,也不管以現在的江萊能不能看懂,反正以後慢慢就能看懂了,先買準備著。

買完書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東北的冬天,天黑的很早。

現在的時間也就五點左右,可能在別的地方太陽還都沒有落山。

顧言看了看時間,哦,已經到達了上下班高峰的時間。

這段時間下班的人乘坐公交車會很擁擠,他又不想帶著江萊擠來擠去,於是看向江萊問道:

“你累不累?”

“不累。”

江萊搖了搖頭,這點運動量相比起她在廢土上尋找燈塔遺跡時的長途跋涉少太多太多了。

“其實吧,這裏距離家不是特別遠,要不試試走回去?還能強身健體。”顧言試探一問。

“可以。”江萊也表示沒有意見。

二人就這樣往家走,江萊拎著東西,一路上看到什麼顧言也就說點什麼,或多或少幫助江萊能夠認知大概的用途。

“烤地瓜,烤地瓜,熱乎乎的烤地瓜...”

路過一處小區外,顧言就聽到了賣烤地瓜的聲音。

隨聲看去,隻見一個大圓鐵質容器被架在三輪車上,在這鐵質容器上方的圓環封閉處擺放著數個剛出鍋的烤地瓜,冒著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