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11”事件中的另一種情景
良好的校園秩序要靠每一個小朋友的努力才能實現,公共場所不大聲喧嘩,參加集體活動遵守秩序,同學之間互相禮讓……這些你都做到了嗎?
參加集體活動要有秩序——
放學了,你是不是經常跟其他同學爭著搶著擁出教室、校門,希望早點回家呢?班裏組織熱鬧的集體活動,你是否因為急於參加而與同學爭搶呢?要知道做事積極沒有錯,但是一定要遵守秩序,如果你不遵守秩序,有可能會損害他人的利益哦。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遵守秩序、有嚴格的紀律觀念的人。
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對美國人民來說,是一場噩夢,雖然該次事件已過去十幾年了,但美國人民甚至世界人民仍然記得這次災難。
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多名恐怖分子劫持了4架民航客機撞擊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他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國防部總部所在地五角大樓也遭到襲擊。這件事對美國和全世界都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遭到恐怖襲擊的各建築大樓可謂狼藉一片,不過,當時有個情景至今令人難忘:在世貿大樓遭受重創之際,樓內人員自覺排隊從樓梯一側往下跑,消防隊員不受幹擾從另一側往上衝,兩方相互不影響,避難和救護人員都表現得有條不紊,將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降到了最低。
我們也要做一個遵守秩序的人,因為隻有大家共同遵守公共秩序,集體活動才能夠正常進行,有一個人不遵守秩序,大家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害。
我們要明白,公共秩序並不是對大家的限製,它代表的是大家共同的要求和願望、共同利益,它是一個人有文明、有道德的標誌。所以,從今天開始,做一個遵守秩序的文明人吧!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遭受恐怖襲擊的人們為什麼不急於逃命,跑到安全的地方呢?
人文熏陶:從小就養成遵守秩序的習慣,自己管理自己,才能成為一個遵守禮儀的人。
你的選擇: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參加集體活動遵守秩序,不插隊,不擁擠,並主動將方便帶給他人,這樣大家共同的利益才能夠得到保證。
友誼比比賽更重要——
小小的校園可以說是友誼的天堂,不過校園裏有時也會存在競爭關係,如果對方贏了,你的心裏會不好受,如果你贏了,對方的心裏可能也會不好受。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下麵的故事或許會給你帶來一些啟發。
02 “半金半銀”的獎牌
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的女子跳高決賽在瓊·希利和迪德裏克森兩個美國人之間展開。
橫杆被移到了1.65米,兩個人都成功地跳了過去。橫杆被抬到了1.67米,但兩個人都失敗了。橫杆又被降到了1.66米,希利成功地跳了過去,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迪德裏克森調整了一下呼吸,也順利飛過橫杆,平了剛剛創造的世界紀錄。
當人們認為淘汰賽似乎應該繼續,並且期待著1.67米的高度時,裁判走過來說,迪德裏克森的最後一跳無效,原因是她的背越式跳法使她的頭先越過了橫杆,這種以“跳水姿勢”來跳高的方法被認為不合規範。
比賽就這樣終止了,希利拿到了金牌,迪德裏克森拿到銀牌。後者對這個有爭議的結果不服氣,她痛苦地抗議著,“我與她跳得一樣高”。不過這種抗議隻針對裁判,她對希利並無惡意。
金牌獲得者希利對於裁判的判決也無可奈何,不過對這位已經在本屆奧運會當中獲得兩塊金牌的同胞競爭者,她在內心裏也是非常敬佩的。於是她提議,將她倆的獎牌平分。金牌和銀牌被分割開來,然後又把各自的一半焊接在一起。這樣,就出現了兩個半金半銀的獎牌。
兩個同樣優秀的人都渴望得到金牌,不過對於金牌的渴望並沒有擊破他們關於友情的期待,這是故事兩位主人公的選擇。小朋友,麵對友誼和成績,你更渴望得到什麼呢?希望讀了這個故事你也能做出聰明的抉擇。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如果你是希利的話,你會像她一樣做嗎?
人文熏陶:成績很重要,不過它與友誼的獲得並不矛盾,如果因為為了獲得成績而丟失了友誼,那麼,我們將得不償失。
你的選擇: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比你出色,無須“羨慕嫉妒恨”,不如以對方為榜樣,向他學習,共同進步。
給人一點寬恕,更容易解決問題——
如果你的同學做了什麼對你不好的事,被你發現了,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呢?找他理論?還是當眾指出他的過失,找老師來評論對錯呢?其實,我們總是想著去懲罰那些“做壞事”的人,孰不知,比懲罰更好的解決方法是寬恕。
03 “敵人”變成了“朋友”
戰國時,梁國與楚國相鄰,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也都在各自的地裏種了西瓜。
梁國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好,而楚國的亭卒懶惰,西瓜秧自然長不好,與對麵西瓜田的長勢沒法比。楚國的亭卒覺得失了麵子,有一天夜裏偷跑過去,把梁國亭卒的瓜秧全給扯斷了。
第二天,梁國的亭卒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給邊縣的縣令宋就,並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宋就說:“這樣做當然是很卑鄙的,我們明明不願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那麼我們為什麼再反過來扯斷人家的瓜秧呢?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更好。”梁國的亭卒聽了宋就的話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照辦了。
楚國的亭卒發現自己田裏的瓜秧長勢一天好似一天,仔細觀察,發現每天早上瓜地都被人澆過,而且是梁國的亭卒在黑夜裏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們的報告,感到十分慚愧,不由得敬佩梁國的亭卒,於是把這件事報告了楚王。楚王聽說後,感於梁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給梁王,既表示自責,亦表達酬謝,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好的鄰邦。
每一個人都難免會有缺點和不足,有的地方做得不好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所以,學會不當眾指出他人的缺點和過失,這也是對一個有禮儀、善於同他人相處的人所必備的品質。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楚國的亭卒為什麼要扯斷梁國亭卒的瓜秧呢?梁國的亭卒是如何為自己討回公道的?
人文熏陶:不當眾指出他人的缺點和過失,這也是一個有禮儀、善於同他人處好關係的人所必備的品質。
你的選擇:解決矛盾的辦法不是與之正麵衝突,而是應該保持冷靜,如果你能以一顆包容的心對待,相信你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把方便留給他人——
你有沒有什麼會影響到別人的習慣?譬如喜歡在課堂上吃零食,影響他人聽課,或者喜歡在別人的書本上亂寫亂畫?這種習慣可不好。這種損人不利已的事,可是很不好的哦,不如向下麵的這頭小豬學學吧。
04 打呼嚕的小豬
從前,有一隻小豬,它睡覺的時候總愛打呼嚕,一旦它睡著了,就會打,呼嚕聲吵得大家根本睡不著覺。所以大家都不喜歡和小豬一塊兒睡覺,小豬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隻好獨自在一間小房子裏睡覺。小豬覺得很孤獨,也很難過,它多麼渴望朋友都回到它身邊啊。於是,小豬想了一個辦法,它在門前貼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請朋友們來幫我治療打呼嚕。
這張紙條貼出去後,果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大家紛紛前來給小豬想辦法。小貓說道:“搔癢癢可以治打呼嚕。”於是,大家紛紛搔小豬的癢癢,小豬被搔醒了,咯咯咯地笑起來,呼嚕聲仍然沒有消失。小兔建議道:“把枕頭放低些試試吧。”可小豬的呼嚕仍然沒有停下來。最後,小象提出了它的辦法:“它的鼻子太短,瞧我的鼻子長就不打呼嚕呢。”大家考慮了一下,找來兩根蔥苗插進小豬的鼻孔裏。
果然,小豬再也不打呼嚕了。大家非常高興,正準備慶祝一番時,小豬突然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把蔥給噴了出來。大家推薦的辦法都試過了,最後小豬的呼嚕病也沒有治好,他還是獨自睡覺。不過自從這件事後,大家仍然把小豬當作好朋友,因為它們都看到了小豬的真誠。
想一想我們身上有沒有同小豬一樣的毛病呢?如果有的話,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像小豬一樣,主動改掉自己的壞毛病,把方便留給大家呢?
好禮儀加油站
閱讀提示:故事中的小豬為什麼選擇自己獨自睡覺呢?
人文熏陶:一個有覺悟的人是不會為了自己之利而犧牲他人的利益的,這樣的人才是懂得交際的人。
你的選擇:真誠地向你身邊的朋友問一下,看自己身上有沒有什麼不好的習慣,如果有我們就應該像故事中的小豬學習,做一個長期規劃慢慢克服。
向你的老師表達感恩之心——
在我們迷惘彷徨時,老師就像航標燈,為我們指出前進的方向;當我們遭受挫折時,老師就像避風港,撫慰我們內心的創傷;當我們失意頹廢時,老師就像策馬鞭,激發了我們奮進的勇氣。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回報敬愛的老師呢?
05 尊敬老師的劉皇帝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做了皇帝,對待恩師仍然非常尊重。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麵,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後,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很久才離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複乘車到門,皆拜床下”。桓榮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並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