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的奮鬥曆程(下卷)20(1 / 2)

第九章浙商本性,卿本狂人 1散財思維,決不虧待員工的“大老板”

我覺得這個公司需要把股權分散,管理和控製一家公司是靠智慧。

——馬雲

蒙牛集團的創始人之一牛根生有這樣一句名言:“財散人聚,財聚人散。”當然,和牛根生作為“黃金搭檔”在媒體頻頻現身的馬雲奉行這一處世哲學。“馬雲是一個心胸頗大且知道感恩的人。”有人這樣評價馬雲。馬雲的“財散”在上市的時候體現得淋漓盡致,在困難時期和馬雲一起創業的人都獲得了不錯的回報。

創業初期,阿裏巴巴極度缺乏人才,在遭遇第一次互聯網泡沫破滅之後的1999年,馬雲決定退守杭州,不少骨幹員工卻紛紛因此而離去,留下來的人也未必都如馬雲的心意。即使到了情況好轉的2003年,馬雲也隻能夠以不高的待遇以及大量精神鼓勵來招攬人才。當時試圖加入阿裏巴巴的人士回憶,作為個人當時選擇加入阿裏巴巴的風險其實還是挺大的,因為公司前景尚不明朗。當然,當年很多離開和拒絕加入阿裏巴巴的人現在都在後悔,悔恨自己沒有戰略眼光,但留在阿裏巴巴的人除了堅定不移地跟隨馬雲拚命向前,當時也幾乎沒有什麼更好的選擇。

因此,馬雲非常感激這樣一個“拚湊”起來的“雜牌軍隊”能夠和他一起背水一戰。8年過去了,阿裏巴巴終於在香港上市,馬雲覺得堅持者應該得到應有的回報。“傻堅持肯定要強於不堅持。”馬雲說,“堅持下來的人都獲得了財富,而心思活絡的聰明人有時候不容易成功,堅持不下去是一個最大的原因。”

馬雲對能夠同甘共苦的團隊的感恩之心溢於言表,2004年以後,阿裏巴巴經過2次拆股,大部分核心團隊成員都獲得了一定的股權,但是這和馬雲希望達到的“盛宴共享”局麵還相差甚遠。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馬雲決定在距上市前再啟動一個更加廣泛的持股計劃,實施的對象是集團所有的員工。到阿裏巴巴上市基本有了眉目的時候,剛加入淘寶1年的新員工也獲得了一個阿裏巴巴上市的“紅包”。

對於馬雲的“散財”思維,我們可以通過馬雲對股份問題處理方式上看出來。

當阿裏巴巴還沒有上市時,百度、騰訊等互聯網上市公司員工以百萬論身家,阿裏巴巴的員工羨慕不已。那時,阿裏巴巴的客戶也都是中小企業,在百度上買搜索服務都覺得貴,更別說打廣告了。“阿裏巴巴是窮人為窮人服務。”馬雲說。而阿裏巴巴在2007年上市之後,一切都改變了。阿裏巴巴4900名員工持有阿裏巴巴4435億股,有將近1000名員工將成為擁有超過100萬港元身價的富翁。但是,與其他互聯網公司的高管相比,馬雲隻擁有阿裏巴巴上市公司7%的股份,遠低於網易的丁磊、百度的李彥宏和騰訊的馬化騰。但是阿裏巴巴之所以能如此大批量地製造富豪,這與馬雲的“財散”作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