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之所以出現直接提拔,隨意錄用這樣的方法,那是因為在三司推進過程之中,一道道的奏章之中,數萬乃至數十萬官員之中,有一名官員提出了這個問題。

這才被朝堂關注,並進行商討。

而武嶽,他嚴重懷疑對方就是隨便那麼一想,就想到這個辦法。

可這個辦法,一旦實行,是會巨大問題的。

雖然。

的確。

任意錄用,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廷尉缺少人手這件事。

因為廷尉從原本的府衙將衙役納入體係,是遠遠不夠的。

可這解決歸解決,但不能埋下禍患。

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星君,此事老臣覺得不妥,是萬萬不妥!”張成直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心都在顫抖,前車之鑒,李家公候就是反對武嶽政令的下場。

在他說句話的時候,他都已經做好了被武嶽關押的準備。

但是,有句話,他不得不說。

若是不說。

這就是天大的禍患。

“朝廷官員體係,自由升遷之道,亂而上下,必亂天下,進而亂人心。”

“決不能因小失大。”

“為皇朝千古埋下更大的禍亂。”

張成直已經算是豁出去的反對武嶽了。

而此時,盛長天也近乎於豁出去的道:“星君,臣也堅決反對此時。”

“就算是廷尉人手不夠,也不能隨意的錄用。”

“一旦用,皇朝千年體係就會奔潰。”

“甚至會給天下人一個假象,既然可以直接被皇朝錄用,那讀書有什麼用。”

“那辛辛苦苦用功有什麼用。”

“進而形成讀書無用,反而形成了雞鳴狗盜之徒坐上高位,溜須拍馬之輩橫行官場,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空有一腔抱負,卻被卡死上位。”

這瞬間讓整個朝堂的氛圍凝重了下來。

可以說。

這是迄今為止,武嶽所有下達的政令之中,遭到最嚴重的一次反對。

究竟要不要從民間直接錄用。

群臣給出了答案,不能。

“咳咳,朕也覺得,這件事還是要稍微考慮考慮的,不能輕易就開這個口子。”甚至連此時的天武大帝,也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當然天武大帝說完這句話,就後悔了,急忙解釋道:“畢竟,天下可以大亂,治理天下的官員不能亂。”

“本來,咱們皇朝官員就良莠不齊,已經有亂的跡象,要是這麼一弄,就更加良莠不齊了。”

“一旦大麵積的出現賣官賣爵事情,那可就真完蛋了。”

天武大帝緊張的解釋。

深怕因此觸怒武嶽,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當然,他敢保證。

如果現在武嶽再說一句,實行。

他絕對不會說第二句話。

得過且過。

聽到這麼多反對的聲音,而且個個都合情合理,武嶽也是沉默下來。

的確。

從民間直接擴充廷尉,卻是不是很妥當。

也的確會出現問題。

會讓人的心態失衡,產生不良風氣。

有道是學壞容易,學好十年功。

這要是整個皇朝真的歪了,那想要糾正過來,就不容易的。

但是,廷尉的事情,卻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果連廷尉都沒有足夠的人手維護秩序。

那麼可想而知,天下會亂到什麼程度。

整個大殿之中都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在等待武嶽的決策。

而武嶽,僅僅思考的片刻。

就直接改口道:“既然如此,那就從各地的縣兵、府兵之中抽調人手,直接轉調入廷尉。”

“按照鎮級廷尉人數一百,城級廷尉人數五百,郡級廷尉人數三千,州級廷尉人數一萬,直接進行分派調撥。”

“在原有基礎上,各級廷尉進行統計,按照缺補多調、就近調配原則,進行調撥。”

轟隆!

就在武嶽說完。

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都震驚的抬頭。

天武大帝也扭頭看向了武嶽。

都驚呆了。

這個問題,困擾了他們好幾天。

這些天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而之所以產生直接擴充廷尉這個問題,就是因為廷尉總長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到處亂竄,這才整出來這個問題。

。您提供大神歲月如夢的戰神歸來:戍邊十年戰神屍骨歸朝武嶽張讓